裂谷盆地有机质成熟度史模拟及在江汉盆地中的应用
前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有机质成熟度史模拟的理论基础 | 第10-19页 |
·有机质成熟度 | 第10-12页 |
·镜质体反射率(Ro) | 第10-11页 |
·时间—温度指数(TTI) | 第11-12页 |
·有机质成熟度研究方法概述 | 第12-16页 |
·Ro-T 关系法 | 第13-14页 |
·Easy Ro | 第14-15页 |
·Ro-TTI 法 | 第15-16页 |
·Ro 与TTI 的线性关系 | 第16-18页 |
·有机质成熟度史模拟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裂陷盆地的热体制和深部热流演化 | 第19-32页 |
·裂谷盆地的定量动力学模型 | 第20-25页 |
·裂谷盆地的基底热流与古地温模型 | 第25-28页 |
·多幕裂陷的定量动力学模型和深部热流 | 第28-32页 |
第三章 模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32-41页 |
·模拟流程和实现算法 | 第32-37页 |
·盆地构造沉降量和岩石圈拉伸指数估算 | 第32-33页 |
·盆地热史模拟 | 第33-35页 |
·盆地有机质成熟度史模拟 | 第35-37页 |
·模拟系统的软件结构 | 第37-41页 |
·软件功能模块组成 | 第37-41页 |
第四章 江汉盆地地质概况及热史有机质成熟度史模拟 | 第41-62页 |
·江汉盆地基础地质概况 | 第41-46页 |
·盆地概况 | 第41-42页 |
·地层特征 | 第42-44页 |
·区域构造背景 | 第44-46页 |
·江汉盆地有效烃源岩分布特征及主要生烃凹陷 | 第46-49页 |
·有效烃源岩分布特征 | 第46-47页 |
·生烃凹陷 | 第47-49页 |
·盆地沉降史与埋藏史 | 第49-55页 |
·盆地沉降-埋藏史与岩石圈拉伸系数 | 第49-55页 |
·主要生烃凹陷有机质成熟度史 | 第55-60页 |
·Ro 与TTI 线性关系系数的确定 | 第55页 |
·有机质成熟度模拟 | 第55-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