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引言 | 第1-19页 |
| ·课题的背景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静止无功补偿技术逐渐成为主流 | 第10-11页 |
| ·具有饱和电抗器的无功补偿装置(SR) | 第11-12页 |
| ·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 | 第12页 |
|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 | 第12-13页 |
| ·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 | 第13-14页 |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5-17页 |
| ·无功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 | 第15-17页 |
| ·无功补偿的作用 | 第17页 |
|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硬件部分 | 第17-18页 |
| ·软件部分 | 第18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亮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SVG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式 | 第19-27页 |
| ·SVG的工作原理 | 第19-24页 |
| ·SVG的控制方式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SVG装置的硬件设计 | 第27-44页 |
| ·电力电子主回路的设计 | 第28-32页 |
| ·逆变电路的设计 | 第28-31页 |
| ·整流电路的设计 | 第31-32页 |
| ·主回路直流电容的选择 | 第32-33页 |
| ·逆变器IPM的缓冲电路 | 第33页 |
| ·IGBT门极驱动控制电路 | 第33-35页 |
| ·工作电源的设计 | 第35页 |
| ·TMS320LF2407 DSP的结构和特点 | 第35-41页 |
| ·采样信号预处理装置 | 第41-42页 |
| ·电压和电流信号转换电路 | 第41-42页 |
| ·电网频率跟踪模块 | 第42页 |
| ·滤波器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SVG装置硬件的软件设计 | 第44-66页 |
| ·初始化模块 | 第46-47页 |
| ·系统初始化模块 | 第46-47页 |
| ·外设初始化模块 | 第47页 |
| ·电网频率跟踪模块 | 第47-48页 |
| ·模数转换模块 | 第48-51页 |
| ·FFT及电量计算模块 | 第51-55页 |
| ·FFT计算方法 | 第51-53页 |
| ·数据格式 | 第53-55页 |
| ·SPWM脉冲输出模块 | 第55-64页 |
| ·SPWM调制的基本原理 | 第56-57页 |
| ·三个相关概念 | 第57-58页 |
| ·中值规则采样法生成SPWM波形 | 第58-59页 |
| ·基于TMS320LF2407 DSP的SPWM波形的发生 | 第59-60页 |
| ·实现SPWM脉冲输出的软件编程 | 第60-64页 |
| ·数字PI控制器的设计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6-78页 |
| ·检测电路的实验结果 | 第66-69页 |
| ·数据采集部分实验结果 | 第66-67页 |
| ·测频部分实验结果 | 第67-69页 |
| ·电力电子主回路实验结果 | 第69-75页 |
| ·2407 DSP输出的SPWM脉冲波形 | 第69-71页 |
| ·经驱动电路后的SPWM脉冲波形 | 第71页 |
| ·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空载情况) | 第71页 |
| ·逆变器的输出波形(带惯性负载) | 第71-75页 |
| ·逆变器输出经空载变压器升压的波形 | 第75-76页 |
| ·调节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78-80页 |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8-79页 |
| ·展望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 致谢与声明 | 第83-8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