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 1.1 RFID技术简介 | 第7-8页 |
| 1.2 RFID技术的应用现状 | 第8页 |
| 1.3 RFID应用系统的发展前景 | 第8-9页 |
| 1.3.1 单一识别向多功能方向发展 | 第8-9页 |
| 1.3.2 实现跨地区、跨行业应用 | 第9页 |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 第2章 RFID系统工作原理 | 第11-20页 |
| 2.1 RFID系统组成 | 第11-12页 |
| 2.2 物理机制 | 第12-16页 |
| 2.2.1 天线场区 | 第12-14页 |
| 2.2.2 能量祸合 | 第14-15页 |
| 2.2.3 负载调制 | 第15-16页 |
| 2.3 系统设计依据 | 第16-18页 |
| 2.3.1 基本参数 | 第16页 |
| 2.3.2 信号接口 | 第16-18页 |
| 2.3.3 传输协议和指令 | 第18页 |
| 2.4 系统设计指标和要求 | 第18-19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3章 读写器的硬件设计 | 第20-33页 |
| 3.1 读写器的总体设计 | 第20-21页 |
| 3.2 TMS320LF2407A | 第21-22页 |
| 3.3 串行日历时钟 PCF8583 | 第22-24页 |
| 3.3.1 PCF8583性能介绍 | 第22-23页 |
| 3.3.2 硬件设计 | 第23-24页 |
| 3.4 FLASH扩展 | 第24-26页 |
| 3.5 SRAM扩展 | 第26-27页 |
| 3.6 指示灯 | 第27-28页 |
| 3.7 串口通信 | 第28-30页 |
| 3.7.1 TMS320LF2407A的串行通信接口简介 | 第28-29页 |
| 3.7.2 RS485通信的实现 | 第29-30页 |
| 3.8 功率控制 | 第30-32页 |
| 3.9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读写器的软件设计 | 第33-54页 |
| 4.1 编码器的软件设计 | 第33-34页 |
| 4.2 解码器的软件设计 | 第34-46页 |
| 4.2.1 AD转换 | 第36页 |
| 4.2.2 FFT分析 | 第36-40页 |
| 4.2.3 FIR滤波 | 第40-43页 |
| 4.2.4 脉冲整形 | 第43-44页 |
| 4.2.5 解码 | 第44页 |
| 4.2.6 循环冗余码校验(CRC) | 第44-46页 |
| 4.3 多卡识别的软件设计 | 第46-49页 |
| 4.4 数据的安全性 | 第49-53页 |
| 4.4.1 认证机制 | 第49-50页 |
| 4.4.2 数据的加密传输 | 第50-53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RFID技术的典型应用 | 第54-58页 |
| 5.1 门禁 | 第54-55页 |
| 5.2 图书管理 | 第55页 |
| 5.3 收费 | 第55-56页 |
| 5.4 防伪 | 第56页 |
| 5.5 包裹追踪识别 | 第56-57页 |
| 5.6 汽车防盗 | 第57页 |
| 5.7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6章 结束语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项目研究情况 | 第63-64页 |
| 附录2 读写器电路原理图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