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论文

湘南成矿预测和靶区优选

第一章 前言第1-13页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的目的意义第9-10页
  1.1.1 论文选题依据第9-10页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0页
 1.2 研究工作情况第10-11页
 1.3 主要研究成果第11-13页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第13-31页
 2.1 地层(建造)与岩性、岩相特征第13-17页
  2.1.1 地层(建造)与岩性第13-15页
  2.1.2 岩相古地理特征第15-17页
 2.2 区域构造第17-20页
  2.2.1 区域大地构造基本特征第17页
  2.2.2 构造层的划分及其特征第17-18页
  2.2.3 主要断裂及其特征第18-20页
  2.2.4 主要构造对岩浆岩及Pb、Zn、Cu多金属矿产的控制作用第20页
 2.3 岩浆岩第20-22页
  2.3.1 岩浆岩的形成时期第20-21页
  2.3.2 岩浆岩岩石化学特征第21页
  2.3.3 岩浆岩成矿元素含量特征第21页
  2.3.4 岩浆岩主要造岩矿物微量元素含量第21-22页
  2.3.5 岩浆岩的主要特点对成矿作用的影响第22页
 2.4 湘南硅质岩(硅化体)第22-23页
 2.5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地质特征第23-31页
  2.5.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第23-27页
  2.5.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第27-29页
  2.5.3 遥感地质特征第29-31页
第三章 区域矿产与成矿作用第31-36页
 3.1 区域矿产分布第31-33页
  3.1.1 矿产种类第31页
  3.1.2 矿产分布第31-33页
  3.1.3 矿产开发利用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3页
 3.2 成矿区的划分及其基本特征第33-35页
  3.2.1 矿床及矿床组合第33-34页
  3.2.2 成矿系列(成矿元素组合分带)第34-35页
 3.3 成矿作用第35-36页
  3.3.1 花岗岩(燕山期)成矿作用明显,规模巨大第35页
  3.3.2 叠加复合成矿作用显著第35页
  3.3.3 构造控矿成矿作用明显第35-36页
第四章 主要矿(化)床类型及其特征第36-49页
 4.1 典型矿床类型第36-37页
  4.1.1 岩浆(热液)型矿床第36页
  4.1.2 层控型矿床第36页
  4.1.3 多源热液型矿床第36页
  4.1.4 表生风化型矿床第36-37页
 4.2 已知矿床地质特征第37-49页
  4.2.1 深源同熔岩浆成因系列第37-40页
  4.2.2 浅源重熔岩浆成矿系列第40-44页
  4.2.3 层控矿床成因系列第44-49页
第五章 重点选区第49-65页
 5.1 选区思路第49-51页
  5.1.1 指导思想与预测层次第50页
  5.1.2 研究工作阶段和具体措施第50-51页
 5.2 成矿预测的程序与原则第51页
  5.2.1 成矿预测的程序第51页
  5.2.2 成矿预测的基本原则第51页
 5.3 成矿预测方法第51-52页
 5.4 重点选区第52-65页
  5.4.1 水口山外围第52-54页
  5.4.2 洋市区第54-56页
  5.4.3 上堡区第56页
  5.4.4 坪宝区第56-58页
  5.4.5 衡阳盆地南缘第58-59页
  5.4.6 香花岭区第59-60页
  5.4.7 蓝—嘉片第60-61页
  5.4.8 荷花坪—长城岭、界牌岭—瑶岗仙第61-64页
  5.4.9 柴茅岭区第64-6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5-67页
 6.1 结论第65-66页
 6.2 建议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沙园林研究
下一篇:220t/h锅炉冷、热态数值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