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详细摘要 | 第1-9页 |
引言 | 第9-17页 |
第一章 “中国形象”的演述图式 | 第17-30页 |
第一节 拟建历史寓言 | 第17-21页 |
第二节 “重构”创伤记忆 | 第21-25页 |
第三节 追踪移民生态 | 第25-30页 |
第二章 形象背后的文化意图 | 第30-42页 |
第一节 “社会集体想象物”的消解 | 第30-33页 |
第二节 政治伦理及异文化间的“隔” | 第33-37页 |
第三节 抗拒与融合 | 第37-42页 |
第三章 形象生成的视点投射 | 第42-52页 |
第一节 跨语境的身份界定 | 第42-45页 |
第二节 汉语写作的意义彰显 | 第45-48页 |
第三节 复调叙述 | 第48-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附录一 严歌苓作品书目 | 第54-55页 |
附录二 严歌苓研究资料索引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