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预重整制度的概念及法源 | 第12-17页 |
一、 预重整制度的概念 | 第12-14页 |
(一) 预重整的概念 | 第12-14页 |
(二) 预重整的分类 | 第14页 |
二、 预重整制度的法源 | 第14-17页 |
(一) 预重整制度的法源 | 第14-15页 |
(二) 预重整制度的现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预重整制度的基本架构及价值 | 第17-34页 |
一、 预重整制度的基本架构 | 第17-22页 |
(一) 破产法和破产规则的规定 | 第17-20页 |
(二) 纽约南区破产法院的规定 | 第20-22页 |
二、 预重整制度的价值 | 第22-26页 |
(一) 与传统重整相比 | 第23-25页 |
(二) 与庭外重组相比 | 第25-26页 |
三、 两个重要的预重整案例 | 第26-34页 |
(一) 美国 CIT 集团预重整案 | 第26-28页 |
(二) 美国南方公司预重整案 | 第28-34页 |
第三章 预重整制度的程序与运行 | 第34-47页 |
一、 预重整制度的主要程序 | 第34-38页 |
(一) 披露声明(disclosure statement) | 第34-35页 |
(二) 征集投票(solicitation of acceptances and rejections) | 第35-37页 |
(三) 债权人确认(confirmation) | 第37页 |
(四) 锁定协议(lock-up agreement) | 第37-38页 |
二、 BAPCPA 修正案推动重整计划的快速确认 | 第38-40页 |
(一) 一般性推动重整案件快速解决的修正条款 | 第39-40页 |
(二) 专门针对预重整案件快速解决的修正条款 | 第40页 |
三、 预重整在证券法上的要求 | 第40-43页 |
(一) 登记要求(registration requirements) | 第40-41页 |
(二) 代理规则(proxy rules) | 第41-42页 |
(三) 股权收购规则(tender offer rules) | 第42-43页 |
(四) 蓝天法案(Blue Sky law) | 第43页 |
四、 预重整制度的局限性 | 第43-47页 |
(一) 重整公司权利限制 | 第43-45页 |
(二) 公司适用类型限制 | 第45页 |
(三) 证券法规定的限制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我国破产法对预重整制度的借鉴 | 第47-53页 |
一、 资本市场的现实需求 | 第47-48页 |
(一) 我国公司重整存在的问题 | 第47页 |
(二) 我国公司对预重整的需求 | 第47-48页 |
二、 预重整制度引入我国的可行性 | 第48-50页 |
(一) 我国引入预重整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48-49页 |
(二) 我国引入预重整制度需要注意问题 | 第49-50页 |
三、 我国预重整制度的立法构建 | 第50-53页 |
(一) 通过破产法的肯定引入预重整制度 | 第50-51页 |
(二) 通过司法解释制定构建预重整制度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