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复合地基研究应用现状 | 第9-13页 |
1.2.1 等长桩复合地基研究应用现状 | 第9-10页 |
1.2.2 长短桩复合地基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现状 | 第10-13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长短桩复合地基固结与变形现有计算方法 | 第14-22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第14-20页 |
2.2.1 忽略下卧层变形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公式 | 第15-16页 |
2.2.2 考虑下卧层变形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公式 | 第16-17页 |
2.2.3 杨军龙、龚晓南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公式 | 第17-20页 |
2.3 长短桩复合地基固结计算方法 | 第20-22页 |
第三章 长短桩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理论与程序 | 第22-50页 |
3.1 引言 | 第22-23页 |
3.2 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23-30页 |
3.2.1 岩土工程问题控制方程 | 第24-29页 |
3.2.2 固结分析中的边界条件 | 第29-30页 |
3.3 ABAQUS程序简介 | 第30-36页 |
3.3.1 ABAQUS程序的主要模块 | 第31页 |
3.3.2 ABAQUS/CAE功能介绍及CAE建模过程 | 第31-33页 |
3.3.3 ABAQUS用于岩土工程问题的一些特殊性质简介 | 第33-36页 |
3.4 ABAQUS程序算例与验证 | 第36-50页 |
3.4.1 一维固结问题算例 | 第36-38页 |
3.4.2 计算结果对比 | 第38-40页 |
3.4.3 ABAQUS程序输入输出文件 | 第40-50页 |
第四章 长短桩复合地基性状有限元分析 | 第50-82页 |
4.1 引言 | 第50-51页 |
4.2 长短桩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51-55页 |
4.2.1 基本假定 | 第51页 |
4.2.2 基本计算模型 | 第51-52页 |
4.2.3 基本模型的计算参数 | 第52-53页 |
4.2.4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53页 |
4.2.5 接触条件的确定 | 第53-54页 |
4.2.6 一般(非线性)加载的分析过程 | 第54-55页 |
4.2.7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55页 |
4.3 各参数对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 | 第55-76页 |
4.3.1 短桩与土相对刚度比K的影响 | 第56-61页 |
4.3.2 短桩长细比h_2/D的影响 | 第61-66页 |
4.3.3 长桩长细比h_1/D的影响 | 第66-71页 |
4.3.4 垫层厚度d的影响 | 第71-76页 |
4.4 工程实例分析 | 第76-82页 |
4.4.1 工程概况 | 第76页 |
4.4.2 室内水泥土试验数据采集 | 第76-78页 |
4.4.3 现场试验基本情况 | 第78-79页 |
4.4.4 有限元基本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第79-80页 |
4.4.5 计算结果对比 | 第80-8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2-84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5.2 建议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