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2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政策 | 第13-19页 |
·国内外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评价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国内外公益林补偿的相关政策 | 第14-17页 |
·国内外集水区公益林补偿 | 第17-19页 |
·国内公益林补偿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19-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0-22页 |
2 公益林补偿研究的有关基础理论 | 第22-47页 |
·有关概念 | 第22-24页 |
·公益林补偿的生态学基础理论 | 第24-30页 |
·森林效益的类型及其作用机理 | 第24-29页 |
·公益林生态环境效益的动态变化 | 第29-30页 |
·公益林补偿的环境经济学基础理论 | 第30-43页 |
·森林生态环境价值的评价方法 | 第30-35页 |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35页 |
·公益林建设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35-38页 |
·公益林经营的经济分析 | 第38-41页 |
·公益林市场失灵的经济手段解决方法 | 第41-42页 |
·公益林补偿标准的确定 | 第42-43页 |
·公益林补偿的林学基础理论 | 第43-45页 |
·公益林市场失灵的经济手段解决方法 | 第43页 |
·公益林市场失灵的经济手段解决方法 | 第43-44页 |
·公益林市场失灵的经济手段解决方法 | 第44-45页 |
·公益林补偿机制与其它相关政策的关系 | 第45-47页 |
·公益林补偿机制与育林基金制度的关系 | 第45页 |
·公益林补偿与林业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关系 | 第45-47页 |
3 研究方法 | 第47-54页 |
·森林直接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的评估方法 | 第47-52页 |
·森林直接经济价值计算 | 第47-49页 |
·森林减少泥沙淤积效益计算方法 | 第49-50页 |
·森林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效益的评估方法 | 第50-51页 |
·森林水源涵养效益的评价方法 | 第51页 |
·森林固C价值的评估方法 | 第51-52页 |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 第52-53页 |
·净现值的计算 | 第52-53页 |
·益本比的计算 | 第53页 |
·不确定性分析 | 第53页 |
·公益林外部性解决方法 | 第53-54页 |
·科斯手段 | 第53页 |
·庇古手段 | 第53-54页 |
4 研究区域概况 | 第54-61页 |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及研究对象 | 第54-55页 |
·密云水库简介 | 第55-56页 |
·当地气候水文状况 | 第56页 |
·降水情况 | 第56页 |
·主要河流的水文情况 | 第56页 |
·密云水库的水文情况 | 第56页 |
·地形土壤状况 | 第56-57页 |
·土地利用情况 | 第57-58页 |
·植被情况 | 第58-59页 |
·乔木林情况 | 第58-59页 |
·灌木林情况 | 第59页 |
·宜林地情况 | 第59页 |
·社会经济情况 | 第59-61页 |
5 密云集水区公益林建设成本效益分析 | 第61-93页 |
·木材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 第61-62页 |
·减少泥沙淤积效益分析 | 第62-67页 |
·油松林和刺槐林减少土壤流失随林龄变化曲线的模拟 | 第62-63页 |
·油松林和刺槐林减少水库淤积的经济效益随林龄的变化 | 第63页 |
·两种森林减少水库淤积的现值分析 | 第63-64页 |
·每年减少水库淤积经济效益评估 | 第64-65页 |
·若干年后现有森林减少水库淤积的经济效益 | 第65页 |
·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 第65-67页 |
·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的效益分析 | 第67-72页 |
·该地区土壤养分分析结果及土壤养分价值 | 第67-68页 |
·不同林龄森林每年养分流失量的评估 | 第68页 |
·油松林和刺槐林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的现值分析 | 第68-69页 |
·现有森林减少养分流失效益分析 | 第69-70页 |
·未来10年及20后森林减少养分流失效益分析 | 第70页 |
·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 第70-72页 |
·涵养水源效益分析 | 第72-76页 |
·密云水库入水量 | 第72-73页 |
·各种植被的土壤入渗 | 第73页 |
·各种植被增加有效水供应量及折合经济价值 | 第73-74页 |
·森林增加有效水分的现值分析 | 第74-75页 |
·不确定性分析 | 第75-76页 |
·固C效益研究 | 第76-81页 |
·不同林分生物量比较 | 第76-77页 |
·林分固C效益的情况 | 第77-78页 |
·一个生长周期森林固C效益的预测 | 第78-79页 |
·现有森林固C效益的预测 | 第79页 |
·现有森林未来固C效益的预测 | 第79-80页 |
·不确定性因素的分析 | 第80页 |
·讨论 | 第80-81页 |
·公益林建设的费用分析 | 第81-84页 |
·各种措施的费用 | 第81-83页 |
·各种增加植被措施费用的现值核算 | 第83-84页 |
·公益林建设成本效益分析 | 第84-90页 |
·油松小苗造林的BCR分析 | 第85-86页 |
·侧柏小苗造林BCR分析 | 第86页 |
·栎类小苗造林BCR分析 | 第86-87页 |
·油松大苗造林BCR分析 | 第87-88页 |
·爆破造林BCR分析 | 第88页 |
·油松播种造林BCR分析 | 第88页 |
·封山育林BCR分析 | 第88-89页 |
·各种不同造林方式之间的比较 | 第89-90页 |
·讨论 | 第90页 |
·公益林建设成本效益分析的不确定性分析 | 第90-93页 |
·森林生长周期的不确定性分析 | 第90-91页 |
·森林耗水的不确定性分析 | 第91页 |
·水资源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分析 | 第91-93页 |
6 密云集水区公益林的木材利用周期制定 | 第93-102页 |
·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木材利用周期制定 | 第93-96页 |
·油松小苗植苗造林 | 第93页 |
·侧柏小苗植苗造林 | 第93-94页 |
·栎类小苗植苗造林 | 第94页 |
·油松大苗植苗造林 | 第94-95页 |
·爆破造林 | 第95页 |
·油松播种造林 | 第95页 |
·封山育林 | 第95-96页 |
·总效益最大化的木材利用周期制定 | 第96-100页 |
·油松小苗植苗造林 | 第96-97页 |
·侧柏小苗植苗造林 | 第97页 |
·栎类小苗植苗造林 | 第97-98页 |
·油松大苗植苗造林 | 第98页 |
·爆破造林 | 第98-99页 |
·油松播种造林 | 第99页 |
·封山育林 | 第99-100页 |
·小结 | 第100-102页 |
7 密云集水区公益林补偿方法探讨 | 第102-115页 |
·密云集水区公益林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02页 |
·密云集水区公益林建设的现状 | 第102页 |
·密云集水区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02页 |
·密云集水区公益林市场失灵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102-107页 |
·科斯手段的解决方案 | 第102-105页 |
·庇古手段的解决方案 | 第105-106页 |
·科斯手段与庇古手段的比较 | 第106-107页 |
·密云集水区公益林受益对象及受益量分析 | 第107-109页 |
·密云集水区公益林受益对象的分析 | 第107-108页 |
·密云集水区公益林受益者的受益量分析 | 第108-109页 |
·密云集水区公益林补偿对象及补偿标准的确定 | 第109-111页 |
·补偿对象的确定 | 第109页 |
·补偿标准的确定 | 第109-111页 |
·建立“财政支出基础上的森林环境服务付费制度”的设想 | 第111-115页 |
·密云集水区公益林建设中资金问题的解决途径 | 第111页 |
·森林环境服务付费制度中资金的来源 | 第111-114页 |
·森林环境服务付费制度中资金的使用 | 第114-115页 |
8 结论与讨论 | 第115-118页 |
·结论 | 第115-116页 |
·讨论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4页 |
个人简历 | 第124-125页 |
导师简历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