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

高铁酸盐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13页
第一章 综述第13-44页
 1 高铁酸盐的制备及其分析方法第13-18页
   ·高铁酸盐的氧化还原电极电位第13-14页
   ·高铁酸盐的制备方法第14-16页
     ·干法-高温固相(熔融)反应法第14-15页
     ·湿法第15-16页
     ·电解法第16页
   ·高铁酸盐的分析方法第16-18页
     ·砷酸盐法第16-17页
     ·铬酸盐法第17页
     ·分光光度法第17页
     ·循环伏安法第17-18页
 2 高铁酸盐在废水处理中应用第18-25页
   ·高铁酸盐氧化有机、无机污染物第18-21页
   ·高铁酸盐的除菌作用第21-23页
   ·高铁酸盐的絮凝作用第23-25页
 3 高铁电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第25-35页
   ·高铁酸盐的选择第27页
   ·高铁电池的电化学特性第27-33页
     ·高铁电池的放电特性第28-29页
     ·高铁酸盐的稳定性第29-30页
     ·高铁酸盐的溶解性第30-33页
   ·添加剂对FeO_4~(2-)阴极的影响第33-35页
     ·高锰酸钾对高铁电池的影响第33页
     ·钴(Ⅲ)对高铁电池的影响第33页
     ·铟化物对高铁电池的影响第33-34页
     ·高铁酸钾电子转移性能的改善第34页
     ·提高高铁酸盐传导性能的添加剂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44页
第二章 高铁酸盐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44-91页
 第一节 SPE阳离子交换膜在高铁絮凝剂制备中的应用第45-59页
  1 实验部分第46-47页
   ·实验电解池第46-47页
   ·阳离子交换膜的渗透性第47页
   ·高铁盐FeO_4~(2-)的浓度测定第47页
  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7-57页
   ·阳极室中电生成高铁盐FeO_4~(2-)的反应机制第47-49页
   ·OH~-离子在阳离子交换膜中的渗透性第49-50页
   ·电解槽能量分析第50-52页
     ·稳态极化工作曲线第50-51页
     ·槽电压与电流效率关系第51-52页
     ·槽电压与电解时间关系第52页
   ·FeO_4~(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第52-53页
   ·电流效率影响因素第53-57页
     ·表观电流密度的影响第53-54页
     ·电解持续时间的影响第54-55页
     ·电解液中OH~-浓度的影响第55页
     ·温度的影响第55-57页
  3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59页
 第二节 FeO_4~(2-)/Al(OH)_3混凝剂对酸性铬蓝降解脱色的研究第59-78页
  1 实验部分第60-61页
   ·FeO_4~(2-)/Al(OH)_3混凝剂的制备第60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60页
   ·电化学循环伏安法第60-61页
   ·紫外光谱分析第61页
   ·FeO_4~(2-)和FeO_4~(2-)/Al(OH)_3混凝剂的降解脱色反应第61页
   ·COD_(Cr)测试第61页
  2 结果与讨论第61-75页
   ·红外光谱测试结果分析第62-65页
   ·紫外光谱测试结果分析第65-67页
   ·染料的电化学行为第67-69页
   ·FeO_4~(2-)的脱色效果第69-71页
   ·FeO_4~(2-)及FeO_4~(2-)/Al(OH)_3混凝剂脱色效果比较第71-72页
   ·脱色反应动力学速度常数的测定第72-73页
   ·工业染料废水降解脱色中的应用第73-75页
  3 结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第三节 电生成高铁酸盐及其在酚类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78-91页
  1 实验第80-81页
   ·实验电解槽第80页
   ·高铁酸盐的纯度分析第80页
   ·COD_(Cr)测定第80页
   ·紫外光谱分析第80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80页
   ·HPLC测试第80-81页
  2 结果与讨论第81-89页
   ·高铁酸盐对酚类废水的COD_(Cr)去除效第81-83页
     ·高铁酸盐对各类酚的COD_(Cr)去除率第81-82页
     ·不同浓度下高铁酸盐对苯酚的处理效果第82-83页
   ·UV分析第83-84页
   ·苯酚处理前后的循环伏安曲线第84-85页
   ·苯酚处理前后IR分析第85-86页
   ·高铁酸盐降解苯酚机理研究第86-88页
   ·高铁酸盐处理苯酚的动力学研究第88-89页
  3 结论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1页
第三章 高铁电池的初步研究第91-114页
 第一节 高铁酸钾电池的研究第92-104页
  1 实验第93-95页
   ·高铁酸钾的制备第93页
   ·XRD分析第93页
   ·SEM及能谱分析第93-94页
   ·热重分析第94页
   ·溶解度分析第94页
   ·循环伏安曲线与放电实验第94-95页
  2 结果与讨论第95-101页
   ·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第95-96页
   ·扫描电镜及能谱图分析结果第96-97页
   ·热重分析结果第97-98页
   ·溶解度分析结果第98-99页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结果第99-100页
   ·放电实验结果分析第100-101页
  3 结论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4页
 第二节 电化学法制备BaFeO_4及其放电性能的研究第104-114页
  1 实验部分第105-107页
   ·高铁酸钡的制备第105-106页
   ·测试方法第106-107页
     ·高铁酸盐纯度分析第106页
     ·高铁酸钡XRD分析第106页
     ·IR分析第106-107页
     ·SEM分析第107页
     ·放电实验第107页
  2 结果与讨论第107-112页
   ·电解液的选择对产率的影响第107-108页
   ·XRD与SEM结果第108-109页
   ·IR分析结果第109-111页
   ·放电实验结果分析第111-112页
  3 结论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XDR模式的XML文档与关系数据库的映射技术研究
下一篇:蒙古黄芪异黄酮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