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整流器论文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27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PWM整流器的研究现状第11-22页
     ·电流型PWM整流器第12-13页
     ·电压型PWM整流器第13-20页
     ·大功率拓扑及控制技术第20-22页
   ·PWM整流器的应用现状第22-25页
     ·有源滤波与无功补偿第22-23页
     ·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第23页
     ·四象限交流电机驱动控制第23-24页
     ·超导储能第24页
     ·统一潮流控制第24-25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5-27页
     ·研究意义第25-26页
     ·论文主要工作第26-27页
2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数学模型及调制技术第27-38页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数学模型第27-33页
     ·三相静止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第29-31页
     ·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第31-33页
   ·空间矢量PWM技术第33-37页
     ·指令电压所在扇区的判断方法第34-35页
     ·占空比计算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3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第38-67页
   ·基于dq坐标系的前馈解耦控制策略第38-44页
     ·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d、q分量解耦第38-40页
     ·电流内环的设计第40-42页
     ·电压外环的设计第42-44页
   ·前馈解耦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第44-51页
   ·基于αβ坐标系的预测电流控制策略第51-58页
     ·预测电流控制原理第51-54页
     ·预测电流控制的静态误差分析第54-56页
     ·改进的预测电流控制策略第56-58页
   ·改进的预测电流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第58-66页
   ·两种控制策略的比较第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4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并联控制技术第67-104页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并联模型分析第67-74页
     ·零序环流的产生第68页
     ·桥臂模型第68-70页
     ·并联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第70-74页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并联均流控制第74-79页
     ·外特性下垂并联控制第74-75页
     ·主从并联控制第75-78页
     ·两种均流控制的比较第78-79页
   ·重化并联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零序环流控制第79-84页
     ·零序环流第79页
     ·零序环流控制第79-84页
   ·二重化并联系统的仿真分析第84-95页
   ·N重化并联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零序环流控制第95-99页
   ·四重化并联系统的仿真分析第99-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5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在40kVA船用冗余式UPS中的应用第104-131页
   ·UPS系统结构第104-106页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系统构成第106-107页
   ·主电路设计第107-117页
     ·隔离降压变压器输出值确定第108页
     ·可控硅软启动器第108-109页
     ·功率器件选型第109-110页
     ·交流侧电感的设计第110-115页
     ·直流侧电容的设计第115-117页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第117-121页
     ·DSP控制系统电路第117-119页
     ·单片机控制系统电路第119-121页
   ·DSP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121-124页
   ·单片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124-125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125-130页
     ·样机及实验设备第125页
     ·电流相位静态误差补偿实验结果和分析第125-126页
     ·半载(20kW)实验结果第126-127页
     ·满载(40kW)实验结果第127-128页
     ·动态实验结果第128-130页
   ·本章小结第130-13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31-133页
   ·结论第131-132页
   ·展望第132-133页
创新点第133-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1页
附录A 样机第141-1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42-143页
致谢第143-144页
作者简介第144-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稀土时间分辨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
下一篇:湍流场中柔性结构的气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