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页 |
1 依法行政的提出和含义 | 第7-12页 |
·依法行政的提出 | 第7-9页 |
·依法行政的含义 | 第9-12页 |
·国外关于依法行政的含义 | 第9-10页 |
·我国依法行政的含义 | 第10-12页 |
2 依法行政的构成要件 | 第12-18页 |
·依法行政的精神要件 | 第12-14页 |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第12-13页 |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第13页 |
·“公权”与“私权”的关系 | 第13-14页 |
·权力与法律的关系 | 第14页 |
·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 第14页 |
·依法行政的制度要件 | 第14-17页 |
·法律优位原则 | 第14-15页 |
·法律保留原则 | 第15页 |
·健全与完善行政组织法律制度 | 第15-16页 |
·健全与完善行政行为方面的法律制度 | 第16页 |
·建立有效的行政监督与救治制度 | 第16-17页 |
·依法行政的运作要件 | 第17-18页 |
·行政行为,不得违法 | 第17页 |
·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合法、适当 | 第17页 |
·行政自由裁量必须合法合理 | 第17-18页 |
·行政机关适用法律应注意便民与效率 | 第18页 |
·行政机关执法应贯彻立法目的并妥当运用公权 | 第18页 |
·行政执法应注意遵循各种法律效力的原则 | 第18页 |
·行政执法应明确执法责任,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 第18页 |
3 依法行政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 第18-29页 |
·依法行政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18-23页 |
·我国当前行政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当前我国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行政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目前制约我国依法行政的因素 | 第23-29页 |
·历史因素对依法行政的制约 | 第24-26页 |
·认识因素对依法行政的制约 | 第26-27页 |
·社会因素对依法行政的制约 | 第27-29页 |
4 加强依法行政的对策性思考 | 第29-42页 |
·行政观念变革是克服违法行政的前提条件 | 第29-32页 |
·宪法和法律至上的观念 | 第30页 |
·法治重在治官、治权的观念 | 第30页 |
·尊重并保障公民权利的观念 | 第30-31页 |
·行政行为遵循程序的观念 | 第31页 |
·转变行政价值观念 | 第31页 |
·权责相统一的观念 | 第31-32页 |
·矫正法律工具主义观念,树立法律工具主义与法律目标主义并重的观念 | 第32页 |
·完善行政立法,是实现依法行政的法律基础。 | 第32-33页 |
·必须加快立法步伐,改变某些领域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的状况 | 第32页 |
·注重立法质量,纠正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立法质量的倾向 | 第32页 |
·完善行政程序法体系,改变行政程序缺乏法律规范的现状 | 第32-33页 |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 第33-37页 |
·理顺党政关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 第33-34页 |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依法行政创造良好环境 | 第34-37页 |
·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制度建设 | 第37-42页 |
·加强对政府执法活动的监督 | 第37-38页 |
·政府依法行政与综合执法 | 第38-39页 |
·司法机关对行政执法的监督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