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折弯过程的解析定量描述模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引言 | 第9-11页 |
·板材弯曲成形智能化的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板材弯曲成形的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板材弯曲成形的数值模拟 | 第13-14页 |
·弯曲的回弹控制方法 | 第14-19页 |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板材V型弯曲成形过程的理论解析模型 | 第21-49页 |
·引言 | 第21-23页 |
·板料自由弯曲成形的力学分析 | 第23-29页 |
·基本假设 | 第24页 |
·基本方程 | 第24-25页 |
·宽板弯曲时的应力应变及弯矩 | 第25-28页 |
·弯曲回弹 | 第28-29页 |
·V型弯曲力与行程曲线的解析定量描述 | 第29-44页 |
·第一种模型的弯曲力与行程的能量法解析 | 第30-34页 |
·第二种模型的弯曲力与行程的能量法解析 | 第34-39页 |
·第三种模型的弯曲力与行程的梁和能量法解析 | 第39-44页 |
·V型弯曲的变形模型及理论解析的数值模拟验证 | 第44-48页 |
·V型弯曲的理论变形模型与数值模拟比较 | 第45-46页 |
·V型弯曲的理论解析曲线与数值模拟比较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3章 板材V型弯曲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49-61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ANSYS数值模拟软件概述 | 第50-51页 |
·V形件弯曲成形模拟方法选定 | 第51-54页 |
·弹塑性变形基本假设 | 第51页 |
·模拟模具的选择 | 第51页 |
·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51-52页 |
·材料模型的确定 | 第52-53页 |
·单元尺寸的确定 | 第53页 |
·接触部分的处理 | 第53页 |
·模拟算法的选定 | 第53-54页 |
·初始弯曲成形中影响弯曲成形的主要因素研究 | 第54-59页 |
·板材厚度对初始弯曲成形的影响 | 第55页 |
·凸模圆角半径对初始弯曲成形的影响 | 第55-56页 |
·凹模跨度对初始弯曲成形的影响 | 第56-57页 |
·凹模圆角半径对初始弯曲成形的影响 | 第57-58页 |
·摩擦系数对初始弯曲成形的影响 | 第58页 |
·材料对初始弯曲成形的影响 | 第58-59页 |
·弯曲模拟结果的实验验证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智能化弯曲实验 | 第61-74页 |
·引言 | 第61页 |
·便携式信号采集系统 | 第61-67页 |
·LabVIEW虚拟仪器控制程序简介 | 第61-63页 |
·基于LabVIEW的数据采集系统 | 第63页 |
·数据采集的信道设置 | 第63-66页 |
·数据采集的信号调理设置 | 第66-67页 |
·基于LabVIEW数据采集系统的弯曲实验 | 第67-71页 |
·实验工作原理 | 第67-68页 |
·实验模具几何参数、板料尺寸 | 第68-69页 |
·实验系统的标定 | 第69-70页 |
·弯曲力和行程的数据采集 | 第70-71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作者简介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