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绪论 | 第1-15页 |
| ·拆除爆破工程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6-9页 |
| ·建(构)筑物结构特征的拆除原理研究不够 | 第7页 |
| ·过于依赖工程经验 | 第7-8页 |
| ·测试手段不发达 | 第8-9页 |
| ·爆破拆除理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9页 |
| ·爆破拆除计算机模拟的数值方法现状与比较 | 第9-11页 |
| ·离散元法 | 第10-11页 |
| ·DDA | 第11页 |
| ·有限元法 | 第11页 |
| ·国内外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比较 | 第11-13页 |
| ·课题的基本思路与拟解决的问题 | 第13-15页 |
| 第2章 框架结构楼房逐段解体法爆破拆除 | 第15-19页 |
| ·爆破拆除方案的比较 | 第15-16页 |
| ·逐段解体法的基本理论 | 第16-17页 |
| ·能量相似常数C_0 | 第16页 |
| ·逐段解体法爆破拆除方案的条件及优点 | 第16-17页 |
| ·确定逐段解体延迟时间 | 第17页 |
| ·确定爆破高度 | 第17-19页 |
| 第3章 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力学模型 | 第19-29页 |
|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19页 |
| ·钢筋混凝土塑性理论及基本模型 | 第19-24页 |
| ·钢筋的本构模型 | 第20-21页 |
|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 第21页 |
|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 | 第21-23页 |
| ·钢筋混凝土破坏准则 | 第23-24页 |
| ·塑性分析在ANSYS中的实现 | 第24-29页 |
| ·塑性材料选取 | 第24-25页 |
| ·塑性单元模型和破坏准则 | 第25-29页 |
| 第4章 爆破拆除有限元分析在ANSYS中的实现 | 第29-34页 |
| ·ANSYS分析过程 | 第29-32页 |
| ·前处理 | 第29-30页 |
| ·求解 | 第30-31页 |
| ·后处理 | 第31页 |
| ·加强计算收敛的选项设置 | 第31-32页 |
| ·分析流程图 | 第32-34页 |
| 第5章 ANSYS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爆破拆除实例 | 第34-54页 |
| ·基本思路 | 第34页 |
|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34-43页 |
| ·输入各项参数 | 第34-35页 |
| ·建立几何实体模型 | 第35-37页 |
| ·划分网格,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37-40页 |
| ·杀死单元模拟炸毁立柱 | 第40-43页 |
| ·耦合节点 | 第43页 |
| ·加载和约束 | 第43-45页 |
| ·加载 | 第43-44页 |
| ·约束 | 第44-45页 |
| ·设置求解选项,进行非线性求解 | 第45页 |
| ·求解 | 第45-46页 |
| ·后处理及结果分析 | 第46-54页 |
| ·迭代收敛时程图表 | 第46页 |
| ·变形图 | 第46-47页 |
| ·混凝土裂缝位置图 | 第47页 |
| ·路径图 | 第47-49页 |
| ·节点求解结果及分析 | 第49-51页 |
| ·单元求解结果及分析 | 第51-52页 |
| ·约束节点反作用力和载荷 | 第52-53页 |
| ·节点力的计算结果 | 第53页 |
| ·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4页 |
| ·展望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