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制造工艺论文--柔性制造系统及柔性制造单元论文

基于ARM的旋转机械无线监测智能数据采集平台设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8页
   ·课题来源及意义第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论文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第16页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6-18页
第二章 智能数据采集平台整体分析和设计第18-24页
   ·智能数据采集平台整体分析第18-19页
   ·智能数据采集平台整体设计第19-20页
   ·智能数据采集平台的软硬件结构设计第20-22页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三章 智能数据采集平台硬件电路设计第24-36页
   ·信号采集单元设计第24-28页
     ·振动传感器工作原理第25-26页
     ·智能双模振动传感器设计第26-27页
     ·转速及旋转相位测量第27-28页
   ·ARM前端电路设计第28-32页
     ·ARM前端信号预处理电路设计第28-30页
     ·A/D及数据缓冲FIFO设计第30-32页
   ·ARM核心板扩展电路设计第32-34页
     ·ARM9E核心板及外围接口第32-34页
     ·ARM9E核心板外围扩展接口设计第34页
   ·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RTAI+Linux嵌入式平台构建及程序设计第36-62页
   ·嵌入式软件平台对比及Linux内核实时性分析第37-39页
     ·主流嵌入式软件平台对比第37-38页
     ·Linux系统内核的实时性分析第38-39页
   ·嵌入式Linux系统内核的实时性优化第39-43页
   ·嵌入式RTAI+Linux软件平台的构建第43-48页
     ·交叉编译环境第43-44页
     ·RTAI+Linux内核定制与编译第44-45页
     ·制作根文件系统第45-46页
     ·内核和文件系统下载及测试第46-48页
   ·SPI和UART设备驱动设计第48-56页
     ·SPI通信接口第48-50页
     ·UART通信接口第50-51页
     ·SPI和UART设备驱动设计第51-56页
   ·智能数据采集平台功能实现及应用程序设计第56-60页
     ·SPI数据读取操作第56-58页
     ·UART数据发送操作第58-59页
     ·应用程序多任务结构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监测诊断算法及平台测试第62-72页
   ·监测诊断算法第62-64页
     ·时域特征参数的计算与判断第63-64页
     ·基于频域包络谱分析的故障初步诊断第64页
   ·智能数据采集平台测试第64-70页
     ·智能数据采集平台各模块功能测试第64-66页
     ·智能数据采集平台实际应用测试第66-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第72-74页
   ·论文总结与结论第72页
   ·后续工作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78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78-79页
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往复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及模拟仿真系统开发
下一篇:声发射仪校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