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 第1-8页 |
1 权力与权力腐败 | 第8-12页 |
·权力和权力腐败的定义和分类 | 第8-11页 |
·权力的定义 | 第8页 |
·权力腐败的定义 | 第8-10页 |
·权力腐败的分类 | 第10-11页 |
·目前我国的权力运行环境和权力腐败 | 第11-12页 |
·权力制衡机制不健全,容易导致权力腐败 | 第11页 |
·体制转轨容易诱发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 | 第11-12页 |
2 现阶段我国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特点和运行规律 | 第12-18页 |
·现阶段我国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 | 第12-14页 |
·不正当占有公用资源为个人享用 | 第12页 |
·利用经济上的好处改变人们对地位、职位、财产方面的判断和安排 | 第12-13页 |
·偏离公共角色寻租,搞权钱交易 | 第13页 |
·公共权力的“人治化”行使 | 第13页 |
·不合理特权的非法扩张 | 第13-14页 |
·现阶段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 | 第14-17页 |
·公贿 | 第14-15页 |
·集体腐败 | 第15页 |
·“双轨特征”的寻租 | 第15-16页 |
·腐败主体官阶高、年轻化 | 第16-17页 |
·权力腐败的运行规律 | 第17-18页 |
·扩张侵犯性 | 第17页 |
·超越突破性 | 第17页 |
·权钱交易性 | 第17-18页 |
3 权力腐败产生的根源和社会危害性 | 第18-23页 |
·权力腐败产生的根源 | 第18-22页 |
·公职人员的角色冲突和利益矛盾 | 第18页 |
·高度集权体制走向合理分权体制的产物 | 第18-19页 |
·腐败的成本较低 | 第19-20页 |
·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20页 |
·权力运行不规范 | 第20-21页 |
·部分当权者思想政治素质原因 | 第21-22页 |
·权力腐败的社会危害性 | 第22-23页 |
·腐败破坏经济建设 | 第22页 |
·腐败危害精神文明 | 第22页 |
·腐败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第22-23页 |
·腐败破坏社会稳定 | 第23页 |
4 权力腐败的治理对策 | 第23-35页 |
·治理权力腐败的总体思路 | 第23-24页 |
·建立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 第23-24页 |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 第24页 |
·坚持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人治向法治转变 | 第24页 |
·治理权力腐败的具体对策 | 第24-35页 |
·加强教育,增强当权者拒腐防变能力 | 第25页 |
·加大追偿和处罚力度,提高腐败的现实成本和风险 | 第25-26页 |
·强化专门机构监督,建立中国特色的横向权力监督方式 | 第26-27页 |
·限制权力,规范政府权力运行 | 第27-28页 |
·强化社会监督,以社会制约权力 | 第28-29页 |
·把好用人关,防止用人腐败 | 第29-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