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前言 | 第5-6页 |
一、 大运河修治的历史背景 | 第6-10页 |
(一) 全国统一,定都北京,南北沟通和物资运输的需要 | 第6-8页 |
(二) 宋金时代大运河的残破 | 第8-10页 |
二、 大运河的开浚 | 第10-27页 |
(一) 元初的漕运 | 第10-11页 |
(二) 山东运河的开挖 | 第11-18页 |
1 、 济州河的开挖 | 第13-17页 |
(A) 辨析《元史.河渠志》的“济州河”与“胶莱河” | 第13-16页 |
(B) 济州河的开挖 | 第16-17页 |
2 、 会通河的开挖 | 第17-18页 |
(三) 通惠河的疏浚 | 第18-26页 |
1 、 金代的中都漕河 | 第19-21页 |
2 、 惠河疏浚的策划与准备 | 第21-23页 |
3 、 惠河的疏浚 | 第23-25页 |
4 、 河与通惠河 | 第25-26页 |
(四) 大运河其他河段的疏浚 | 第26-27页 |
1 、 通州运粮河(白河) | 第26页 |
2 、 卫河(御河) | 第26页 |
3 、 浑河 | 第26-27页 |
4 、 扬州运河 | 第27页 |
5 、 江南运河及练湖 | 第27页 |
三、 大运河诸段的修治 | 第27-31页 |
(一) 山东运河(济州河、会通河) | 第28-29页 |
(二) 通惠河 | 第29-31页 |
四、 大运河的管理及运输状况 | 第31-34页 |
五、 大运河修治及漕运的影响和意义 | 第34-35页 |
附录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