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引言 | 第12-48页 |
| ·海洋环流研究发展过程 | 第12-17页 |
| ·海洋数值模式发展现状 | 第17-36页 |
| ·国外主要海洋模式 | 第17-30页 |
| ·国内主要海洋模式 | 第30-34页 |
| ·海洋模式发展的主要趋势及一些关键问题 | 第34-36页 |
| ·中国近海环流相关研究 | 第36-46页 |
| ·中国近海域际水、热、盐输运 | 第37-38页 |
| ·中国近海平均海面高度 | 第38-39页 |
| ·南海环流的研究 | 第39-43页 |
| ·东中国海环流的研究 | 第43-46页 |
| ·本文的工作 | 第46-48页 |
| 第2章 全球变网格环流数值模式概述 | 第48-59页 |
| ·MOM模式简介 | 第48-56页 |
| ·控制方程 | 第50-51页 |
| ·边界条件 | 第51页 |
| ·内外模态分离 | 第51-52页 |
| ·Arakawa交错“B”网格 | 第52-56页 |
| ·全球变网格环流模式 | 第56-59页 |
| 第3章 中国近海域际水、热、盐输运 | 第59-74页 |
| ·引言 | 第59-60页 |
| ·计算方案 | 第60页 |
| ·南海的域际输运和热盐平衡 | 第60-65页 |
| ·东海的域际输运和热盐平衡 | 第65-70页 |
| ·小结和讨论 | 第70-74页 |
| ·模式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第70-72页 |
| ·计算和分析结果的意义 | 第72-74页 |
| 第4章 中国近海平均海面高度分布 | 第74-85页 |
| ·引言 | 第74-75页 |
| ·结果 | 第75-80页 |
| ·小结和讨论 | 第80-85页 |
| 第5章 南海环流及其季节变化 | 第85-127页 |
| ·引言 | 第85-87页 |
| ·南海海面高度 | 第87-92页 |
| ·南海海面高度距平计算结果与卫星高度计观测结果的比较 | 第87-91页 |
| ·南海海面高度的季节变化 | 第91-92页 |
| ·海水输运流函数 | 第92-102页 |
| ·南海等密面环流 | 第102-126页 |
| ·位温-盐度和位密-盐度散点图 | 第102-103页 |
| ·等密面深度 | 第103-111页 |
| ·等密面环流 | 第111-126页 |
| ·小结和讨论 | 第126-127页 |
| 第6章 东中国海环流及其季节变化 | 第127-145页 |
| ·引言 | 第127-129页 |
| ·黑潮 | 第129-130页 |
| ·台湾暖流和对马暖流 | 第130-133页 |
| ·渤黄海环流和沿岸流 | 第133-134页 |
| ·小结和讨论 | 第134-145页 |
| 第7章 结语 | 第145-1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9-160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60-162页 |
| 致谢 | 第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