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19页 |
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7-9页 |
2 国内外边坡稳定性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9-16页 |
3 边坡治理的发展现状 | 第16-19页 |
二 岩质高边坡各种破坏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 第19-29页 |
1 边坡的变形特征及破坏形式 | 第19-24页 |
(1) 边坡岩体的变形特征 | 第19-21页 |
(2) 边坡岩体的破坏形式 | 第21-24页 |
2 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24-27页 |
3 岩质高边坡的工程地质分类 | 第27-29页 |
三 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 第29-60页 |
1 CSMR分级方法简介 | 第30-35页 |
2 块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块体理论 | 第35-60页 |
(1) 块体理论的岩体结构分析 | 第36-60页 |
四 边坡岩体结构面力学性质讨论及对沿结构面破坏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第60-70页 |
1 结构面强度的影响因素 | 第60-65页 |
(1) 水对结构面强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2) 结构面的产状 | 第61页 |
(3) 结构面的间距 | 第61-62页 |
(4) 结构面的粗糙度 | 第62-63页 |
(5) 结构面岩壁抗压强度 | 第63页 |
(6) 裂缝开度 | 第63页 |
(7) 充填物 | 第63-65页 |
(8) 岩块的尺寸 | 第65页 |
2 结构面力学性质 | 第65-67页 |
3 考虑沿结构面破坏的边坡稳定分析 | 第67-70页 |
五 锚杆的锚固机理和作用分析及锚固体锚杆布置的优化 | 第70-82页 |
1 锚杆的加固效应分析 | 第70-71页 |
2 锚杆加固岩体的力学分析 | 第71-74页 |
(1) 弹模增强分析 | 第71-73页 |
(2) 抗剪强度的增加 | 第73页 |
(3) 结构面内粘结力的提高 | 第73页 |
(4) 结构面摩擦角的增大 | 第73-74页 |
3 锚杆加固岩体的相似模拟试验 | 第74-77页 |
(1) 锚杆对岩体E,C,φ的影响 | 第75-77页 |
4 锚杆的锚固体锚杆密度的优化 | 第77-82页 |
(1) 理论公式 | 第77-79页 |
(2) 锚固优化 | 第79-80页 |
(3) 算例: | 第80-81页 |
(4) 本公式的应用范围 | 第81页 |
(5) 结论 | 第81-82页 |
六 块裂岩质边坡的非线性模型及其有限元分析 | 第82-95页 |
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公式 | 第82-84页 |
2 岩体非线性问题的基本解法 | 第84-89页 |
(1) 求解非线性间题的常用基本方法 | 第84-86页 |
(2) 岩体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86-89页 |
3 岩体结构面单元有限元分析 | 第89-95页 |
七 高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的模型及工程应用 | 第95-116页 |
1 工程概述 | 第95页 |
2 边坡K79+720-K79+940段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 | 第95-96页 |
3 K79+720-K79+940段边坡岩体破坏形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96-97页 |
4 岩体分级 | 第97页 |
5 采用块体理论对该段边坡进行分析 | 第97-98页 |
6 边坡支护设计 | 第98-105页 |
(1) 支护参数的确定 | 第98-100页 |
(2) 边坡稳定性分析(本文中涉及工程实际设计的各公式均引用于边坡设计规范) | 第100-101页 |
(3) 边坡加固设计 | 第101-105页 |
7 有无支护时边坡有限元分析及比较 | 第105-116页 |
八 结论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作者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课题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