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商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虚假宣传理论与实务问题探析

引言第1-10页
第一章 虚假宣传的法理分析第10-15页
 第一节 有关“虚假宣传”的不同提法及含义第10-11页
 第二节 虚假宣传的法律性质第11-12页
  一、虚假宣传从本质上讲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第11-12页
  二、虚假宣传是一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第12页
  三、虚假宣传是具有相当危害性的行为第12页
 第三节 虚假宣传概念的重新提炼第12-15页
  一、“宣传”的方式第12-13页
  二、“虚假”的界定第13-15页
第二章 我国虚假宣传表现形式的分析第15-22页
 第一节 我国近年来虚假宣传表现形式的特点分析第16-19页
  一、虚假宣传以涉及商品质量或服务水平的内容为主,以其它刺激消费欲望的内容如价格、赠品等为辅第16-17页
  二、虚假宣传手段多样且方式愈趋隐蔽第17-18页
  三、行为人善于利用消费者对专业名词、新概念的迷信第18页
  四、某些虚假宣传行为同时具备了构成其他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之要件第18页
  五、采用极限词语的虚假宣传屡禁不止第18页
  六、针锋相对的反击现象有所增长第18-19页
  七、互联网络已成为虚假宣传惯用的途径第19页
 第二节 虚假宣传在我国“登陆”之原因第19-22页
  一、对经济利益的不当追求是虚假宣传的根本原因第19-20页
  二、社会文化的混乱造成了人们对虚假宣传的轻视和无奈第20-21页
  三、对虚假宣传的监管和惩治不力造成对虚假宣传的纵容第21-22页
第三章 美、德两国有关虚假宣传的立法、实务评价与借鉴第22-32页
 第一节 美国有关虚假宣传的立法、实务介绍与评价第23-25页
 第二节 德国有关虚假宣传的立法、实务介绍与评价第25-29页
 第三节 美、德两国之做法对规制我国虚假宣传行为的借鉴意义第29-32页
  一、完善和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第29-30页
  二、加强社会诚实信用的道德文化建设工作第30-31页
  三、改革监管体制,建立一套更为系统和完善的监管模式第31页
  四、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执法力度第31-32页
第四章 审判实务中相关问题的思考第32-46页
 第一节 有关法律条款的理解与适用问题第33-37页
  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四)项、第九条和第十四条的理解第33-35页
  二、前述三个条款的关系与适用第35-37页
 第二节 诉讼主体的适格性问题第37-39页
 第三节 比较广告的侵权判定第39-44页
  一、我国的比较广告立法回顾第39-40页
  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其他国家对于比较广告的立法经验第40-42页
  三、审判实践中对比较广告进行侵权判定应把握的几个方面第42-44页
 第四节 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现实与法律障碍及其对策第44-46页
结语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后记第51-52页
论文独创性声明第52页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叙述学视角下的新闻写作改革研究
下一篇:计算机辅助信息处理技术在药物色谱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