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中国支线航空运输的界定 | 第11-13页 |
·支线航空运输的界定标准 | 第11页 |
·支线航空运输界定方法的利弊分析 | 第11-13页 |
·我国支线航空运输界定 | 第13页 |
·中国支线航空运输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民航、铁路和公路运输旅客出行成本研究 | 第17-2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7-18页 |
·民航、铁路、公路三种客运方式的定性分析 | 第18-19页 |
·运输的五大原则 | 第18页 |
·三种客运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 第18页 |
·民航、铁路、公路三种客运方式综合能力的定性比较分析 | 第18-19页 |
·影响客运需求的因素分析 | 第19页 |
·出行成本模型 | 第19-21页 |
·出行成本模型的基本思想 | 第19-20页 |
·出行成本模型的建立 | 第20-21页 |
·算例分析 | 第21-29页 |
·成都—重庆运输方式的出行成本比较 | 第22-24页 |
·福州—厦门运输方式的出行成本比较 | 第24-25页 |
·台北—高雄运输方式的出行成本比较 | 第25-26页 |
·民航与铁路和公路客运方式比较分析 | 第26-29页 |
第3章 支线客机机型选择问题研究 | 第29-4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9-30页 |
·目前国内常用的机型 | 第30-36页 |
·EMB—145 | 第31-32页 |
·Y—7 | 第32-33页 |
·Do.328 | 第33-34页 |
·ATR72 | 第34-35页 |
·CRJ200 | 第35-36页 |
·层次分析法原理 | 第36-40页 |
·层次分析法介绍 | 第36页 |
·层次分析法算法 | 第36-40页 |
·模糊综合评判原理 | 第40-44页 |
·模糊决策理论简介 | 第40-41页 |
·模糊多属性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41-42页 |
·模糊综合评判原理的计算方法 | 第42页 |
·模糊多属性隶属度函数的建立 | 第42-44页 |
·航空公司支线客机选择研究 | 第44-47页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第44页 |
·确定指标权重 | 第44-46页 |
·建立评价集 | 第46页 |
·建立隶属度函数 | 第46页 |
·建立模糊隶属度矩阵 | 第46-47页 |
·综合评定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支线航空发展博弈分析 | 第48-6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48页 |
·四川支线航空市场简介 | 第48-54页 |
·四川支线航空市场 | 第48-50页 |
·四川省内支线航空市场 | 第50-51页 |
·成都—重庆航线 | 第51-54页 |
·博弈论简介 | 第54-59页 |
·博弈论概述 | 第54-55页 |
·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55-56页 |
·博弈术语 | 第56-58页 |
·博弈的基本结构和纳什(Nash)均衡 | 第58-59页 |
·航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博弈——以成渝航线为例分析 | 第59-63页 |
·航空运输与公路运输方式的博弈 | 第59-61页 |
·航空运输与铁路运输方式的博弈 | 第61页 |
·航空运输内部承运人之间的博弈 | 第61-63页 |
第5章 支线航空运输发展前景及策略分析 | 第63-78页 |
·我国支线航空运输市场分析 | 第63-71页 |
·支线航空运输分析 | 第63-64页 |
·支线航空运输航线分析 | 第64-68页 |
·支线航空运输机队运营分析 | 第68-69页 |
·支线航空运营成本分析 | 第69-71页 |
·我国支线航空发展前景分析 | 第71-73页 |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判断 | 第71页 |
·我国支线航空发展前景预测 | 第71-73页 |
·支线航空运输的发展策略分析 | 第73-78页 |
·推行收益管理,制定灵活的支线航空运输票价策略 | 第74页 |
·实施常旅客计划 | 第74页 |
·中枢辐射式航线网络 | 第74-75页 |
·选择合适机型,提高航班频率 | 第75页 |
·缩短地面服务时间,推行无缝隙服务 | 第75-76页 |
·增强市场营销手段,形成品牌效应,推广销售网点 | 第76页 |
·与干线航空公司战略联盟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