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运行、试验论文

湿式缸套周向应变动态测试与柴油机振动特性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6页
 引言第9页
   ·湿式气缸套周向应变的动态测试与分析第9-11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0页
     ·缸套在工作时受力分析第10-11页
     ·缸套在工作过程中变形的定性分析第11页
   ·4100柴油机表面振动信号分析第11-12页
   ·机体试验模态分析第12-16页
     ·国内外发展动态第12-13页
     ·模态分析的应用第13-14页
     ·模态分析所依据的原理第14页
     ·模态分析的流程图第14-16页
第二章 自然吸气条件下湿式缸套应变测试第16-41页
   ·应变测量技术简介第16-23页
     ·电阻应变片的测量原理和结构第16-17页
     ·电阻式应变片的几项性能及注意事项第17-18页
     ·应力应变片测试的可行性分析:第18-19页
     ·布片和接桥方式第19-23页
   ·缸套应变试验的准备工作第23-27页
     ·试验时选用的应变的一些主要参数第23页
     ·测试方案简介第23-24页
     ·应变片的粘贴主要步骤第24-25页
     ·注意事项:第25页
     ·应变片的加热固化工序第25-26页
     ·导线焊接与引出第26-27页
     ·缸套应变测量基准的选定第27页
   ·缸套应变试验第27-36页
     ·试验仪器第27-28页
     ·测试装置第28页
     ·试验所受到的影响和误差主要类型及其来源第28-29页
     ·模拟信号离散为数字信号及采样频率的选择第29-30页
     ·应变数据的采集第30页
     ·实测应变数据及分析第30-35页
     ·应变的频谱分析第35-36页
   ·各部位各工况应变数据表格第36-37页
   ·由周向应变转化为径向应变,从而计算气缸套外壁位移第37-38页
   ·缸套外壁变形曲线的拟合第38-39页
   ·分析及讨论第39页
   ·结论第39-40页
   ·4100柴油机自然吸气缸套应变试验的总结第40-41页
第三章 增压中冷外特性气缸套应变动态测试及数据分析第41-49页
   ·4100柴油机增压后的特点第41页
   ·布片方案的选择第41-42页
   ·试验数据及图表第42-43页
   ·应变的频谱分析第43-44页
   ·缸套变形曲线的拟合第44-45页
   ·分析与讨论第45-47页
   ·误差估计第47页
   ·改进和建议第47-49页
第四章 4100增压中冷柴油机表面振动信号的测量与分析第49-58页
   ·振动与冲击的危害第49-50页
   ·内燃机振动的分析讨论第50-51页
     ·内燃机的整机性振动第50-51页
     ·本试验的目的第51页
   ·表面振动的特性及与缸套变形的比较第51-55页
     ·表面振动信号与缸套变形的对比分析第51-52页
     ·表面振动信号与应变信号的频谱对比分析第52-55页
   ·4100柴油机表面振动的规律第55-57页
   ·4100柴油机表面振动信号的分析与结论第57-58页
第五章 机体试验模态分析第58-85页
   ·机体激振方法的选择第59-61页
   ·多点测振单点拾振的理论依据第61-67页
     ·单自由度系统频响函数第61-63页
     ·多自由度系统第63-64页
     ·单点测振多点激励法第64-66页
     ·复模态参数的计算第66-67页
   ·模态试验第67-74页
     ·实验注意事项第67-69页
     ·试验的总体布置第69-71页
     ·试验步骤第71-72页
     ·数据处理第72-74页
     ·频响函数优劣的判别第74页
   ·试验数据及图表第74-77页
   ·曲线拟合第77-78页
     ·曲线拟合方法第77-78页
   ·参数识别第78-80页
     ·固有频率和阻尼估计第78-79页
     ·参数识别的优化第79页
     ·留数估计第79-80页
   ·对模态参数识别正确性判断的几点考虑第80-81页
   ·各阶模态振型的动画显示与分析第81-8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8页
 1 结论第85页
 2 展望第85-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致谢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膜蒸馏法对中药提取液的浓缩研究
下一篇:助催化剂对乙烯和苯乙烯共聚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