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系统在线自适应优化调度研究
[中文文摘要] | 第1-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8页 |
1.1 课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热力系统优化调度技术研究状况及进展 | 第10-16页 |
1.2.1 优化调度理论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2 优化调度应用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3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母管制热力系统优化调度的一般方法 | 第18-42页 |
2.1 母管制热力系统简介 | 第18-19页 |
2.2 母管制热力系统的优化策略 | 第19-20页 |
2.3 热力设备的数学模型 | 第20-31页 |
2.3.1 汽轮机的数学模型 | 第20-28页 |
2.3.2 锅炉的数学模型 | 第28-30页 |
2.3.3 减温减压器的数学模型 | 第30-31页 |
2.4 热力系统优化调度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31-36页 |
2.4.1 汽轮机系统的优化调度 | 第31-34页 |
2.4.2 锅炉系统的优化调度 | 第34-36页 |
2.5 优化调度模型实例 | 第36-40页 |
2.6 一般优化调度方法应用局限性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在线优化调度问题研究 | 第42-60页 |
3.1 汽轮机特性在线辨识方法的提出 | 第42-43页 |
3.2 实时运行数据的在线处理 | 第43-45页 |
3.2.1 运行数据在线处理的意义 | 第43-44页 |
3.2.2 原始记录的修正 | 第44-45页 |
3.3 汽轮机特性在线辨识方法研究 | 第45-57页 |
3.2.1 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 | 第45-48页 |
3.2.2 最小化残差绝对值总和 | 第48页 |
3.2.3 稳健回归处理 | 第48-50页 |
3.2.4 模糊聚类分析 | 第50-54页 |
3.2.5 模糊回归分析 | 第54-56页 |
3.2.6 基于线性规划的建模 | 第56-57页 |
3.4 各种建模方法的比较和分析 | 第57-60页 |
第四章 自适应优化调度问题研究 | 第60-82页 |
4.1 自适应优化调度模型的建立 | 第60-62页 |
4.1.1 热力系统规模的确定 | 第60-61页 |
4.1.2 决策变量的设置 | 第61页 |
4.1.3 热力系统中蒸汽网络的确定 | 第61-62页 |
4.1.4 各种约束关系的建立 | 第62页 |
4.2 汽轮机优化调度的模糊线性规划模型 | 第62-65页 |
4.2.1 模糊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 | 第63页 |
4.2.2 模糊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 | 第63-65页 |
4.3 优化调度算法 | 第65-78页 |
4.3.1 汽轮机系统优化调度算法 | 第65-71页 |
4.3.2 锅炉系统的优化调度算法 | 第71-78页 |
4.4 在线自适应优化调度程序介绍 | 第78-79页 |
4.5 自适应优化调度模型准确性分析 | 第79-82页 |
第五章 母管制热力系统优化调度规律研究 | 第82-101页 |
5.1 抚顺石油二厂汽轮机系统的优化调度规律研究 | 第82-86页 |
5.1.1 汽轮机系统简介 | 第82页 |
5.1.2 最优调度方案的节能效果分析 | 第82-84页 |
5.1.3 汽轮机系统优化调度规律研究 | 第84-86页 |
5.2 安徽淮化集团汽轮机系统优化调度规律研究 | 第86-91页 |
5.2.1 汽轮机系统简介 | 第86-87页 |
5.2.2 最优调度方案的节能效果分析 | 第87-88页 |
5.2.3 汽轮机系统优化调度规律研究 | 第88-91页 |
5.3. 锅炉系统的优化调度规律研究 | 第91-94页 |
5.3.1 锅炉系统的优化调度结果 | 第91-92页 |
5.3.2 锅炉系统的优化调度规律分析 | 第92-94页 |
5.4 优化调度的热力学分析与讨论 | 第94-101页 |
5.4.1 优化调度节能的热力学原理 | 第95-96页 |
5.4.2 优化调度对热力系统设计的意义 | 第96-10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01-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