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论
第一部分 衍生金融工具概论 | 第1-14页 |
一、 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 第9-11页 |
(一) 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 第9-10页 |
(二) 对衍生金融工具定义内容的分析 | 第10-11页 |
(三) 我们对衍生金融工具定义的认识 | 第11页 |
二、 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 | 第11-12页 |
三、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可定义性与会计监管 | 第12-14页 |
(一)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可定义性 | 第12-13页 |
(二)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管 | 第13-14页 |
第二部分 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披露 | 第14-22页 |
一、 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 | 第14-16页 |
(一) 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标准 | 第14-15页 |
(二) 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程序 | 第15-16页 |
二、 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标准 | 第16-19页 |
(一)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计量 | 第16-17页 |
(二)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 | 第17-19页 |
三、 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 | 第19-22页 |
(一) 现阶段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方式 | 第19-20页 |
(二) 未来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方式 | 第20-22页 |
第三部分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 | 第22-34页 |
一、 我国外汇期货会计概述 | 第22-27页 |
(一) 外汇期货的特点 | 第22-23页 |
(二) 外汇期货会计处理 | 第23-27页 |
(三) 外汇期货会计的信息披露 | 第27页 |
二、 我国股票指数期货会计概述 | 第27-31页 |
(一) 股票指数期货的特点 | 第28页 |
(二) 股票指数期货会计处理 | 第28-30页 |
(三) 股票指数期货会计的信息披露 | 第30-31页 |
三、 我国可转换债券会计概述 | 第31-32页 |
(一) 可转换债券的特点 | 第31页 |
(二) 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 | 第31-32页 |
(三) 可转换债券会计的信息披露 | 第32页 |
四、 认股权证会计 | 第32-34页 |
(一) 认股权证概述 | 第32-33页 |
(二) 认股权证的会计处理 | 第33页 |
(三) 认股权证会计的信息披露 | 第33-34页 |
第四部分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 | 第34-44页 |
一、 衍生金融工具管理风险的特点 | 第34-35页 |
二、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种类、成因与规避 | 第35-40页 |
(一)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种类 | 第35-36页 |
(二)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成因 | 第36-38页 |
(三)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规避 | 第38-40页 |
三、 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信用风险 | 第40-44页 |
(一) 信用风险 | 第40-41页 |
(二) 衍生金融工具在规避信用风险中的作用 | 第41-42页 |
(三) 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防范信用风险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