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 第1-7页 |
第一部分 按揭的起源及预售商品房按揭制度在我国的引入和发展 | 第7-16页 |
一、 英美法中按揭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7-10页 |
(一) 按揭的词源 | 第7-8页 |
(二) 英美法中按揭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8-10页 |
二、 香港法律中的楼花按揭 | 第10-12页 |
(一) 楼花与楼花按揭 | 第10-11页 |
(二) 香港按揭制度的特点 | 第11-12页 |
三、 预售商品房按揭制度在我国的引入和发展 | 第12-16页 |
(一) 商品房预售在我国的蓬勃发展 | 第12-13页 |
(二) 预售商品房按揭与预售商品房贷款抵押 | 第13-15页 |
(三) 预售商品房按揭制度在我国的引入和发展 | 第15-16页 |
第二部分 预售商品房按揭的法律属性 | 第16-23页 |
一、 预售商品房按揭的法律特征及其涉及的法律关系 | 第16-19页 |
(一) 预售商品房按揭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 第16-17页 |
(二) 预售商品房按揭所涉及的法律关系 | 第17-18页 |
(三) 按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 第18-19页 |
二、 预售商品房按揭的法律属性 | 第19-23页 |
(一) 不动产抵押说 | 第19-20页 |
(二) 权利质押说 | 第20页 |
(三) 准抵押说 | 第20页 |
(四) 让与担保说 | 第20-21页 |
(五) 对预售商品房按揭法律属性的认识 | 第21-23页 |
第三部分 预售商品房按揭中常见风险的法律防范与控制 | 第23-31页 |
一、 预售商品房按揭中的常见风险 | 第23-25页 |
(一) 按揭中银行的风险 | 第23-24页 |
(二) 按揭中购房人的风险 | 第24-25页 |
(三) 按揭中开发商的风险 | 第25页 |
二、 预售商品房按揭中常见风险的法律防范与控制 | 第25-31页 |
(一) 保险业的介入与预售商品房按揭风险的控制 | 第25-27页 |
(二)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与预售商品房按揭风险的控制 | 第27-29页 |
(三) 开发商担保与预售商品房按揭风险的控制 | 第29-30页 |
(四) 中介机构的参与与预售商品房按揭风险的控制 | 第30-31页 |
第四部分 完善我国预售商品房按揭制度的设想 | 第31-42页 |
一、 我国预售商品房按揭制度的特点 | 第31-34页 |
(一) 目前我国预售商品房按揭的特点 | 第31-32页 |
(二) 制约我国预售商品房按揭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32-34页 |
二、 我国预售商品房按揭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34-37页 |
(一) 我国预售商品房按揭方面的立法现状 | 第34-36页 |
(二) 我国预售商品房按揭方面的立法缺陷 | 第36-37页 |
三、 完善我国预售商品房按揭制度的立法构想 | 第37-40页 |
(一) 完善现有的《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 | 第37-39页 |
(二) 制定《预售商品房按揭管理办法》 | 第39-40页 |
四、 我国预售商品房按揭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第40-42页 |
(一) 强化执法监督 打击开发商欺诈行为 | 第40-41页 |
(二) 建立个人资信收集和评估体系 | 第41页 |
(三) 建立政府性中低收入家庭购房借款的担保机构 | 第41页 |
(四) 成立物业收购经营公司 | 第41-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论文注释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