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无线通信中发射分集技术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4页 |
致谢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关键词的翻译 | 第7-8页 |
主要变量说明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9-11页 |
1.1 背景 | 第9-10页 |
1.2 论文的目标 | 第10页 |
1.3 假设 | 第10-11页 |
2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信道容量 | 第11-20页 |
2.1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 | 第11-12页 |
2.2 无线信道的数学模型 | 第12-14页 |
2.3 信道容量 | 第14-17页 |
2.4 中断容量的仿真结果 | 第17-19页 |
2.5 小结 | 第19-20页 |
3 平衰落信道下的空时编码 | 第20-45页 |
3.1 分层空时码 | 第20-28页 |
3.1.1 分层空时码的结构 | 第20-21页 |
3.1.2 连续迫零和抵消算法 | 第21-23页 |
3.1.3 QR分解算法 | 第23-25页 |
3.1.4 圆球解码算法 | 第25-27页 |
3.1.5 仿真结果 | 第27-28页 |
3.2 空时码的设计准则 | 第28-30页 |
3.3 空时格码 | 第30-35页 |
3.3.1 空时格码的编解码技术 | 第31页 |
3.3.2 M_T=2时空时格码 | 第31-34页 |
3.3.3 延时编码方案 | 第34-35页 |
3.4 空时分组码 | 第35-44页 |
3.4.1 空时码的正交设计 | 第36-40页 |
3.4.2 解调算法和仿真结果 | 第40-42页 |
3.4.3 性能分析和空时分组码的信道容量 | 第42-44页 |
3.5 小结 | 第44-45页 |
4 频率选择信道下的空频编码 | 第45-69页 |
4.1 信道模型 | 第45-49页 |
4.1.1 宽带无线通信的信道模型 | 第45-46页 |
4.1.2 GWSSUS信道模型 | 第46-47页 |
4.1.3 空频编码的OFDM系统的信道模型 | 第47-49页 |
4.2 空频编码的OFDM系统 | 第49-54页 |
4.2.1 传统的OFDM系统 | 第49-52页 |
4.2.2 空频编码的OFDM系统发射/接收机 | 第52-54页 |
4.3 空频码的设计 | 第54-65页 |
4.3.1 成对错误概率 | 第54-58页 |
4.3.2 空频码的设计准则 | 第58-62页 |
4.3.3 空频码的设计 | 第62-64页 |
4.3.4 Alamouti空频码 | 第64-65页 |
4.4 仿真结果 | 第65-68页 |
4.4.1 瑞利衰落信道(L=1) | 第65-67页 |
4.4.2 多径信道(L=2) | 第67-68页 |
4.5 小结 | 第68-69页 |
5 总结和后续工作 | 第69-71页 |
5.1 总结 | 第69页 |
5.2 后续工作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