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伦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内容摘要(中英文) | 第1-7页 |
前言 | 第7-9页 |
正文: 人情伦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第9页 |
一、 人情伦理的内涵 | 第9-12页 |
(一) 人情的内涵 | 第9-11页 |
1、 人际间的友好交往 | 第9-10页 |
2、 因特定的人身关系而给予的情面 | 第10-11页 |
3、 公众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 第11页 |
(二) 人情伦理的特征 | 第11-12页 |
1、 社会性 | 第11-12页 |
2、 交换性 | 第12页 |
3、 非公共性 | 第12页 |
二、 人情伦理的形成 | 第12-19页 |
(一)、 思想根源 | 第13-15页 |
1、 历史上的人性论 | 第13-15页 |
2、 恻隐之心——人情伦理的重要源头 | 第15页 |
(二)、 社会根源 | 第15-17页 |
1、 血缘亲和性 | 第15-16页 |
2、 礼的形成及推广 | 第16-17页 |
(三)、 人情伦理的演化过程 | 第17-19页 |
1、 人情伦理的演化 | 第17-18页 |
2、 人情伦理的构建基础 | 第18-19页 |
三、 人情伦理的应用 | 第19-24页 |
(一) 和为贵的家庭观和人际关系 | 第19-21页 |
1、 传统家庭观及其功用 | 第19-20页 |
2、 和为贵的人际关系 | 第20-21页 |
(二) 以义制利的价值观 | 第21-22页 |
1、 以义制利的价值观 | 第21-22页 |
2、 以义制利的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 第22页 |
(三) 群体本位之中的集体主义倾向 | 第22-24页 |
1、 群体的界定 | 第22页 |
2、 群体本位之中的集体主义取向 | 第22-23页 |
3、 集体主义——全球化的趋势 | 第23-24页 |
四、 人情伦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 | 第24-30页 |
(一)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 第24-25页 |
(二) 人情伦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 第25-29页 |
1、 双赢原则——现代市场竞争的伦理维度 | 第26页 |
2、 诚实信用——市场经济关系的伦理纽带 | 第26-27页 |
3、 效益与公平相统一——义利兼顾的伦理原则 | 第27页 |
4、 人性假设——现代管理的理论前提 | 第27-28页 |
5、 以人为本——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 | 第28-29页 |
(三) 东亚价值观的思考 | 第29-30页 |
五、 人情伦理的综合调控 | 第30-35页 |
(一) 人情伦理的负面效应 | 第30-31页 |
(二) 人情伦理的综合调控 | 第31-35页 |
1、 加强社会主义公德教育 | 第31-33页 |
2、 加强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 第33-34页 |
3、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注释 | 第36-38页 |
参考书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