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邓小平人才理论形成的理论依据和时代条件 | 第9-17页 |
1.1 邓小平人才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依据的 | 第10-11页 |
1.2 几十年来党在人才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和理论是邓小平人才理论形成的重要基础 | 第11-13页 |
1.3 现代化建设和新技术革命是邓小平人才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 | 第13-15页 |
1.4 邓小平人才理论继承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遗产 | 第15-16页 |
1.5 邓小平的自身素质和经历是邓小平人才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 第16-17页 |
2 邓小平人才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7-22页 |
2.1 关于人才工作的地位和指导思想 | 第18页 |
2.2 关于党管干部原则和干部建设的方针 | 第18-19页 |
2.3 关于人才选拔标准和培养使用 | 第19-20页 |
2.4 关于班子建设和优秀中青年使用 | 第20-21页 |
2.5 关于人事制度改革和干部队伍监督 | 第21-22页 |
3 邓小平人才理论的特征 | 第22-27页 |
3.1 邓小平人才理论的理论性 | 第22-23页 |
3.2 邓小平人才理论的实践性 | 第23-24页 |
3.3 邓小平人才理论的革命性 | 第24-25页 |
3.4 邓小平人才理论的群众性 | 第25页 |
3.5 邓小平人才理论的时代性 | 第25-27页 |
4 邓小平人才理论的历史地位 | 第27-42页 |
4.1 邓小平人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 第27-28页 |
4.2 邓小平人才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28-31页 |
4.3 邓小平人才理论是我国新时期人才工作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 第31-36页 |
4.4 邓小平人才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人才思想的发展 | 第36-39页 |
4.5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人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