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工业化问题研究
0 引言 | 第1-8页 |
1 工业化理论综述 | 第8-15页 |
1.1 工业化的本质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什么是工业化 | 第8页 |
1.1.2 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 第8-9页 |
1.2 工业化模式 | 第9-11页 |
1.2.1 发达国家工业化模式 | 第9页 |
1.2.2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模式 | 第9-10页 |
1.2.3 资源型地区工业化模式 | 第10-11页 |
1.3 衡量工业化程度的判定标准和指标体系 | 第11-13页 |
1.3.1 工业化阶段的划分 | 第11-12页 |
1.3.2 工业化程度的衡量标准和指标体系 | 第12-13页 |
1.4 实证:美国犹他州高新技术型工业化模式 | 第13-15页 |
2 包头经济发展特征与工业化的历史过程 | 第15-20页 |
2.1 包头经济发展特征 | 第15-17页 |
2.1.1 包头自然地理状况 | 第15页 |
2.1.2 包头经济发展状况 | 第15-17页 |
2.2 包头工业化道路的历史轨迹 | 第17-20页 |
3 包头工业化现状及问题 | 第20-31页 |
3.1 包头工业化现状 | 第20-24页 |
3.1.1 包头工业化总体水平 | 第20-23页 |
3.1.2 包头工业化模式 | 第23-24页 |
3.2 制约包头工业化水平提高的主要问题 | 第24-31页 |
3.2.1 结构问题 | 第24-26页 |
3.2.2 效率问题 | 第26-28页 |
3.2.3 投入问题 | 第28-31页 |
4 包头工业化模式调整与重新定位 | 第31-45页 |
4.1 当前包头工业化所面临的新形势 | 第31-32页 |
4.2 包头工业化模式调整与重新定位的目标 | 第32-40页 |
4.2.1 经济发展战略 | 第33-34页 |
4.2.2 工业经济结构 | 第34-35页 |
4.2.3 加工工业 | 第35-37页 |
4.2.4 信息化与工业化 | 第37-38页 |
4.2.5 农村工业化 | 第38-39页 |
4.2.6 工业化与城市化 | 第39-40页 |
4.3 包头工业化模式调整与重新定位的对策措施 | 第40-45页 |
4.3.1 转变思想观念 | 第40页 |
4.3.2 发挥制度创新的作用 | 第40-41页 |
4.3.3 推进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 | 第41-42页 |
4.3.4 增加工业化的资金投入 | 第42-43页 |
4.3.5 培育工业化的环境基础 | 第43-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