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课题选择 | 第13-32页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3-17页 |
1.1 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研究的历史 | 第13页 |
1.2 国外研究观状及申请专利情况 | 第13-15页 |
1.3 国内研究现状及申请专利情况 | 第15-17页 |
第二节 苯加氢反应体系的理论研究 | 第17-23页 |
2.1 苯加氢反应的热力学 | 第17页 |
2.2 苯加氢多相催化反应的微观动力学 | 第17-22页 |
2.2.1 反应机理分析 | 第17-19页 |
2.2.2 传质过程 | 第19-22页 |
2.3 苯加氢多相催化反应的宏观动力学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催化刑基本制备方法及制备条件 | 第23-25页 |
3.1 催化剂的制备基本方法 | 第23-24页 |
3.2 催化刑制备条件 | 第24-25页 |
3.2.1 活性组分前体 | 第24页 |
3.2.2 载体和分散剂 | 第24页 |
3.2.3 助剂 | 第24-25页 |
第四节 催化剂操作条件 | 第25-28页 |
4.1 添加剂 | 第25-27页 |
4.1.1 水 | 第25页 |
4.1.2 无机添加剂 | 第25-27页 |
4.1.3 有机添加剂 | 第27页 |
4.2 操作温度 | 第27-28页 |
4.3 氢气压力 | 第28页 |
4.4 催化剂的用量 | 第28页 |
第五节 催化加氢工艺 | 第28-29页 |
第六节 课题选择 | 第29-32页 |
第二章 催化剂的研究方法 | 第32-34页 |
2.1 催化剂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2.2 催化剂表征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苯选择加氢制环已烯Ru-Zn催化刑沉淀法制备与表征 | 第34-48页 |
第一节 沉淀法制备Ru-Zn催化剂研究 | 第34-42页 |
1.1 传统沉淀法制备Ru-Zn催化剂研究 | 第35-38页 |
1.1.1 实验部分 | 第35页 |
1.1.2 结果与讨论 | 第35-38页 |
1.1.2.1 催化剂中Zn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1.1.2.2 分散剂ZrO_2的影响 | 第36-37页 |
1.1.2.3 沉淀温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1.1.2.4 活性组分浓度的影响 | 第38页 |
1.2 碱溶沉淀法制备Ru-Zn催化剂研究 | 第38-42页 |
1.2.1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1.2.2 结果与讨论 | 第39-42页 |
1.2.2.1 助剂Zn的作用与适宜含量 | 第39-40页 |
1.2.2.2 碱溶适宜NaOH浓度 | 第40页 |
1.2.2.3 沉淀法改进前后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40-42页 |
第二节 沉淀法制备Ru-Zn催化剂表征 | 第42-48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2.2.1 催化剂活性物相 | 第43-44页 |
2.2.2 催化剂的粒径 | 第44-45页 |
2.2.3 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 第45-46页 |
2.2.4 催化剂的BET比表面、孔结构和孔分布 | 第46-47页 |
2.2.5 催化剂的表面形貌 | 第47-48页 |
第四章 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Ru-Zn催化剂化学还原法制备与表征 | 第48-76页 |
第一节 化学还原法制备Ru-Zn-B/ZrO_2催化刑研究 | 第48-62页 |
1.1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1.2 结果与讨论 | 第50-62页 |
1.2.1 Ru-Zn-B/ZrO_2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以及重复性和稳定性 | 第50-52页 |
1.2.2 Ru-Zn-B/ZrO_2催化剂最佳Zn/Ru | 第52-53页 |
1.2.3 Ru-Zn-B/ZrO_2催化剂中助剂Zn的作用 | 第53-54页 |
1.2.4 Ru-Zn-B/ZrO_2催化剂最佳Ru/ZrO_2 | 第54-55页 |
1.2.5 ZrO_2存在形态的影响 | 第55-56页 |
1.2.6 元素B对催化剂选择性的影响 | 第56-58页 |
1.2.7 KBH_4用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1.2.8 第四种组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1.2.9 制备前体的影响 | 第60页 |
1.2.10 制备过程中pH值的影响 | 第60页 |
1.2.11 化学还原法与沉淀法的比较 | 第60-62页 |
第二节 化学还原法制备Ru-Zn-B/ZrO_2催化剂最佳操作条件研究 | 第62-70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62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62-70页 |
2.2.1 适宜的反应温度 | 第62-63页 |
2.2.2 适宜的反应压力 | 第63-64页 |
2.2.3 预处理对催化剂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 | 第64-66页 |
2.2.4 传质对催化剂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2.2.5 反应该性剂对催化剂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 | 第67-68页 |
2.2.6 催化剂最佳用量 | 第68-70页 |
第三节 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Ru-Zn-B/ZrO_2催化剂的表征 | 第70-76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70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70-76页 |
3.2.1 催化剂物相和组成分析 | 第70-72页 |
3.2.2 活性组分Ru微晶的粒径 | 第72-73页 |
3.2.3 Ru/ZrO_2比、比表面积与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 | 第73-74页 |
3.2.4 催化剂热重分析 | 第74页 |
3.2.5 催化剂的稳定性 | 第74-76页 |
作者简历及发表文章情况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