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9页 |
§1.1 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1.2 课题的来源及主要内容 | 第7-8页 |
1.2.1 剩余相关性(Residual Dependency) | 第7页 |
1.2.2 MOSIX集群系统研究 | 第7-8页 |
1.2.3 套接字迁移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 第8页 |
1.2.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8页 |
§1.3 论文的组织 | 第8-9页 |
第二章 集群计算和进程迁移 | 第9-19页 |
§2.1 集群计算技术 | 第9-12页 |
2.1.1 可扩展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 | 第9-10页 |
2.1.2 集群计算机和它的体系结构 | 第10-11页 |
2.1.3 集群系统分类 | 第11-12页 |
§2.2 资源管理和负载平衡 | 第12-13页 |
§2.3 进程迁移 | 第13-19页 |
2.3.1 进程迁移的优点 | 第13页 |
2.3.2 进程迁移的实现角度 | 第13-14页 |
2.3.3 进程状态 | 第14-15页 |
2.3.4 一些实现进程迁移的系统 | 第15-19页 |
第三章 MOSIX系统 | 第19-27页 |
§3.1 MOSIX系统简介 | 第19-20页 |
§3.2 MOSIX进程迁移机制及实现 | 第20-26页 |
3.2.1 代理/远程机制 | 第20-21页 |
3.2.2 进程状态提取和恢复 | 第21-25页 |
3.2.3 MOSIX进程迁移过程 | 第25-26页 |
§3.3 MOSIX系统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套接字迁移的设计与实现 | 第27-49页 |
§4.1 相关工作 | 第27-29页 |
4.1.1 扩展TCP及相关协议。 | 第27-28页 |
4.1.2 用户级网络迁移支持 | 第28-29页 |
4.1.3 消息转发 | 第29页 |
§4.2 Linux上套接字工作原理 | 第29-35页 |
4.2.1 Linux TCP/IP网络分层 | 第29-30页 |
4.2.2 套接字层(SOCKET) | 第30-33页 |
4.2.3 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 第33-35页 |
§4.3 套接字迁移(Sockets Migration) | 第35-36页 |
4.3.1 设计目标 | 第35页 |
4.3.2 基本问题 | 第35页 |
4.3.3 实现途径 | 第35-36页 |
§4.4 关键技术及实现 | 第36-46页 |
4.4.1 TCP连接状态的提取和恢复 | 第36-40页 |
4.4.2 接收和发送缓存队列 | 第40-41页 |
4.4.3 维护套接字描述符的一致性 | 第41-43页 |
4.4.4 套接字迁移守护进程 | 第43-46页 |
§4.5 套接字迁移过程 | 第46-48页 |
4.5.1 判断描述符是否为打开的TCP连接 | 第46页 |
4.5.2 TCP连接状态的提取和传送 | 第46页 |
4.5.3 安装新的套接字 | 第46-47页 |
4.5.4 迁移过程 | 第47-48页 |
§4.6 结束语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和分析 | 第49-53页 |
§5.1 正确性和稳定性测试 | 第49-53页 |
5.1.1 测试目的 | 第49页 |
5.1.2 测试用例 | 第49-50页 |
5.1.3 测试过程 | 第50-51页 |
5.1.4 测试结果 | 第51-53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A TCP数据包格式 | 第57-59页 |
附录B UDP数据包格式 | 第59-60页 |
附录C IP数据包格式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