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1 绪论 | 第7-21页 |
1.1 混合机理 | 第7-8页 |
1.2 穿流式搅拌桨的前期研究 | 第8-10页 |
1.3 射流的分类 | 第10-13页 |
1.4 轴对称射流的研究概况 | 第13-19页 |
1.4.1 轴对称射流的实验研究 | 第13-16页 |
1.4.2 经验公式(Empirical Models) | 第16-17页 |
1.4.3 积分模型(Integral Models) | 第17-18页 |
1.4.4 微分模型(Differential Models) | 第18-19页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1.6 本文所作的工作 | 第20-21页 |
2 以水为流体研究板式射流 | 第21-33页 |
2.1 机理分析 | 第21-23页 |
2.2 实验方案 | 第23-24页 |
2.3 实验装置和观察方法 | 第24-26页 |
2.4 实验结果讨论 | 第26-33页 |
2.4.1 射流半扩展角β的变化 | 第26-30页 |
2.4.2 射流源点的变化 | 第30-33页 |
3 以磷矿料浆来研究板式射流 | 第33-58页 |
3.1 机理分析 | 第35-40页 |
3.1.1 射流空间对射流发展的影响 | 第35-36页 |
3.1.2 撞击区射流 | 第36-37页 |
3.1.3 射流浓度等值线 | 第37-40页 |
3.2 实验方案 | 第40页 |
3.2.1 孔径的确定 | 第40页 |
3.2.2 射流长度和宽度的确定 | 第40页 |
3.3 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 | 第40-41页 |
3.4 因次分析 | 第41-43页 |
3.5 结果和讨论 | 第43-52页 |
3.5.1 无挡板射流的浓度衰减 | 第43-47页 |
3.5.2 挡板间距对射流的影响 | 第47-52页 |
3.6 对实验数据的回归 | 第52-56页 |
3.6.1 L_1的拟合模型 | 第53-54页 |
3.6.2 L_2的拟合模型 | 第54页 |
3.6.3 S_1的拟合模型 | 第54-55页 |
3.6.4 S_2的拟合模型 | 第55-56页 |
3.7 实验模型的应用 | 第56-58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58-61页 |
4.1 结论 | 第58-59页 |
4.2 展望 | 第59-61页 |
符号表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