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解析缔约过失责任理论 | 第1-13页 |
一、 缔约过失责任的立法现状 | 第6-7页 |
二、 缔约过失责任理论的评价与取舍 | 第7-13页 |
(一) 基本价值取向的错误 | 第9-11页 |
(二) 缔约过失责任定性不明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研究缔约过失责任的基础——先合同法律关系 | 第13-22页 |
一、 先合同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 第13-17页 |
(一) 先合同法律关系的特征 | 第14-16页 |
(二) 先合同法律关系与广义合同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 第16-17页 |
二、 先合同法律关系的要素 | 第17-21页 |
(一) 先合同义务的特征 | 第17-19页 |
(二) 先合同义务内容的确定原则 | 第19-21页 |
三、 先合同法律关系的变动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重构缔约过失责任理论 | 第22-39页 |
一、 立法原则——二元价值取向,双重利益平衡 | 第23-25页 |
(一) “二元价值取向,双重利益平衡”的含义 | 第23-24页 |
(二)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 第24页 |
(三) 市场机制与市场秩序两个利益平衡 | 第24-25页 |
(四) 双重利益之间的关系 | 第25页 |
(五) 双重利益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 第25页 |
二、 缔约过失责任的性质——合同责任 | 第25-30页 |
(一) 基于二元价值取向的要求 | 第26-27页 |
(二) 基于民事责任体系的要求 | 第27-28页 |
(三) 与合同责任兼容 | 第28-29页 |
(四) 是独立的合同责任 | 第29-30页 |
三、 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30-34页 |
(一) 必须有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行为 | 第30-32页 |
(二) 违反先合同义务的当事人应有过错 | 第32-34页 |
(三) “损害结果”和“因果联系”不是构成要件 | 第34页 |
四、 缔约过失责任的责任形式 | 第34-39页 |
(一) 破除信赖利益的神话 | 第35-37页 |
(二) 以固有财产利益作为损害赔偿的标准及范围 | 第37-39页 |
结束语 | 第39-41页 |
主要参考书目及论文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