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7页 |
1.1 合成孔径雷达发展及现状 | 第11-12页 |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1.3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14-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原理 | 第17-31页 |
2.1 合成孔径雷达原理简介 | 第17-21页 |
2.1.1 合成孔径雷达基本工作模式 | 第17-18页 |
2.1.2 SAR回波信号与脉冲压缩 | 第18-21页 |
2.2 合成孔径雷达正侧视空间几何模型与多普勒参数 | 第21-26页 |
2.3 合成孔径雷达分辨率分析 | 第26-27页 |
2.4 合成孔径雷达距离向和方位向的耦合,距离迁移和聚焦深度 | 第27-31页 |
2.4.1 合成孔径雷达的距离迁移 | 第27-28页 |
2.4.2 合成孔径雷达的聚焦深度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合成孔径雷达自聚焦方法的研究与实验 | 第31-63页 |
3.1 常用合成孔径雷达自聚焦算法原理及实现 | 第32-41页 |
3.1.1 Mapdrift算法 | 第32-35页 |
3.1.2 PGA算法 | 第35-39页 |
3.1.3 最大对比度自聚焦算法 | 第39-41页 |
3.2 提高自聚焦算法鲁棒性的措施与遗传自聚焦算法 | 第41-55页 |
3.2.1 提高自聚焦算法鲁棒性的措施 | 第41-43页 |
3.2.2 高鲁棒性的遗传自聚焦算法 | 第43-55页 |
3.3 LSAR实时成象处理器自聚焦算法的选择及实时实现方法 | 第55-63页 |
3.3.1 LSAR实时成象处理器自聚焦算法的选择 | 第55-56页 |
3.3.2 L-SAR实时成象处理器简介 | 第56-57页 |
3.3.3 实时成象处理器各部分处理时限分析 | 第57-58页 |
3.3.4 Mapdrift自聚焦算法在方位向处理板上的位置及实现方法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第四章 星载扫描模式合成孔径雷达及成象 | 第63-102页 |
4.1 合成孔径雷达扫描模式介绍 | 第63-64页 |
4.2 合成孔径雷达斜侧视模型 | 第64-70页 |
4.2.1 卫星轨道与地球模型 | 第64-67页 |
4.2.2 多普勒参数与地球卫星轨道的关系 | 第67-69页 |
4.2.3 斜侧视等效模型 | 第69-70页 |
4.3 ScanSAR回波信号 | 第70-72页 |
4.4 RadarSAT中的ScanSAR工作模式介绍 | 第72页 |
4.5 常用ScanSAR成象方法研究及实现 | 第72-89页 |
4.5.1 单独处理每个Burst的RD算法 | 第73-79页 |
4.5.2 全孔径RD | 第79-83页 |
4.5.3 SPECAN算法 | 第83-86页 |
4.5.4 Chirp Scaling算法 | 第86-89页 |
4.6 不用CTM的FFT及SAR成像算法 | 第89-93页 |
4.7 ScanSAR的距离模糊、方位模糊与成像中重影产生的研究 | 第93-102页 |
4.7.1 ScanSAR的距离模糊和方位模糊 | 第93-97页 |
4.7.2 ScanSAR成象产生方位向重影问题的研究 | 第97-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第五章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有源相控阵天线研究 | 第102-120页 |
5.1 矩形平面阵天线分析 | 第102-107页 |
5.1.1 矩形平面阵天线介绍 | 第102-104页 |
5.1.2 矩形平面阵天线指向,相控阵原理 | 第104-105页 |
5.1.3 矩形平面阵天线的方向性系数与增益 | 第105-107页 |
5.2 合成孔径雷达对天线特性的要求 | 第107-109页 |
5.2.1 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距离向及方位向分辨率对天线的要求 | 第107页 |
5.2.2 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信噪比对天线的要求 | 第107-108页 |
5.2.3 合成孔径雷达距离向模糊度及方位向模糊度对天线的要求 | 第108页 |
5.2.4 合成孔径雷达工作模式对天线的要求 | 第108-109页 |
5.3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有源相控阵天线的波束设计 | 第109-115页 |
5.3.1 天线距离向主瓣宽度及指向设计 | 第110-111页 |
5.3.2 天线方位向主瓣宽度设计及赋形 | 第111-113页 |
5.5.3 天线的增益 | 第113-114页 |
5.3.4 天线方向图特性与合成孔径雷达距离、方位模糊 | 第114-115页 |
5.4 星载SAR有源相控阵天线可靠性设计 | 第115-118页 |
5.4.1 星载SAR有源相控阵天线的可靠性要求 | 第115-116页 |
5.4.2 有源相控阵天线在部分组件损坏时的性能计算 | 第116-117页 |
5.4.3 提高有源相控阵天线工作可靠性的措施 | 第117-118页 |
5.5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有源相控阵天线新技术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0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120-122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20页 |
6.2 进一步的工作及展望 | 第120-122页 |
致 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