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第一章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脂质体注射剂的备 | 第15-24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15-16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16-21页 |
1 脂质体制备方法的筛选 | 第16页 |
2 脂质体处方筛选 | 第16-21页 |
·单因素考察 | 第16-17页 |
·利用正交设计进行处方筛选 | 第17-21页 |
3 制备工艺 | 第21页 |
讨论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脂质体注射剂药物含量及包封率测定 | 第24-32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24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24-30页 |
1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24-25页 |
2 色谱条件 | 第25页 |
3 线性关系的考察 | 第25-26页 |
4 回收率 | 第26-27页 |
5 精密度 | 第27页 |
6 最小检出量的测定 | 第27页 |
7 样品的测定方法 | 第27-30页 |
·脂质体的总药量测定方法 | 第27页 |
·脂质体包封药量测定法 | 第27-29页 |
·脂质体包封率的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8 脂质体的含量及包封率测定 | 第30页 |
9 脂质体灭菌前后的含量变化 | 第30页 |
讨论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脂质体注射剂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初步研究 | 第32-41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32-33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33-38页 |
1 脂质体的粒子形态观察 | 第33-34页 |
2 脂质体的粒径和粒度分布测定 | 第34页 |
3 脂质体荷电性质的考察 | 第34页 |
4 脂质体PH值定 | 第34-35页 |
5 脂质体过氧化值的测定 | 第35页 |
6 脂质体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考察 | 第35-38页 |
·脂质体的评价指标 | 第35-36页 |
·脂质体稳定性加速实验 | 第36页 |
·光照对脂质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留样观察试验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水溶液和脂质体注射剂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41-60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41-42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42-57页 |
1 脂质体的安全性实验 | 第42-43页 |
·溶血性实验 | 第42-43页 |
·毒性实验 | 第43页 |
2 生物样品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43-51页 |
·色谱条件 | 第43页 |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 第43页 |
·系统适应性实验 | 第43-44页 |
·方法专属性考察 | 第44页 |
·线性关系的考察 | 第44-48页 |
·最低检出量的测定 | 第48页 |
·回收率 | 第48-50页 |
·精密度 | 第50-51页 |
3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脂质体注射剂和水溶液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51-57页 |
·血浆中药物浓度测定方法 | 第51页 |
·大鼠颈静脉持久性插管术 | 第51页 |
·实验安排 | 第51页 |
·DAS水溶液的制备 | 第51页 |
·静脉注射三种不同剂量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水溶液和脂质体注剂 | 第51页 |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51-52页 |
·DAS水溶液和脂质体注射剂在大鼠体内芗动力学特征 | 第52-57页 |
讨论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水溶液和脂质体注射剂在小鼠体内分布 | 第60-69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60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60-67页 |
1 组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的测定方法 | 第60-61页 |
2 小鼠体内实验方法 | 第61页 |
3 体内分布实验数据处理 | 第61-67页 |
讨论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全文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