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一、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历史发展及其立法现状 | 第8-14页 |
(一) 美国禁止内幕交易制度 | 第8-11页 |
(二) 西方国家禁止内幕交易制度 | 第11-12页 |
(三) 主要亚洲国家禁止内幕交易制度 | 第12-14页 |
二、 我国刑法第180条规定的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的犯罪行为,应如何确定罪名 | 第14-21页 |
(一)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罪名确定的争论 | 第14-17页 |
(二)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罪名确定的评析 | 第17-21页 |
三、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概念及刑法确立本罪的法理基础 | 第21-32页 |
(一)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概念 | 第21-23页 |
(二) 我国刑法确立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法理基础 | 第23-32页 |
1、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 | 第23-29页 |
2、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行为的刑事违法性 | 第29-30页 |
3、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行为的可罚性 | 第30-32页 |
四、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基本特征 | 第32-57页 |
(一)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主体 | 第32-48页 |
1、 美国内幕交易归责理论关于本罪主体的研究 | 第32-37页 |
2、 我国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主体研究现状 | 第37-48页 |
(二)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主观方面 | 第48-51页 |
1、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行为人的意志因素 | 第48-50页 |
2、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行为人的认识因素 | 第50-51页 |
(三)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客体 | 第51-52页 |
1、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行为侵犯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 | 第51-52页 |
2、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行为侵犯了其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 第52页 |
(四)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客观方面 | 第52-57页 |
1、 什么是内幕信息 | 第53-56页 |
2、 如何认定“情节严重” | 第56-57页 |
五、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认定与处罚 | 第57-67页 |
(一)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认定 | 第58-66页 |
(二)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处罚 | 第66-67页 |
注释 | 第67-69页 |
参考书目 | 第69-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