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 | 第1-7页 |
| 1. 国家股产生的渊源及现状 | 第7-12页 |
| 1.1 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我国“一企四权”股权模式的设立 | 第7-8页 |
| 1.2 为什么要设置非流通股? | 第8-10页 |
| 1.3 上市公司国家股的现状 | 第10-12页 |
| 2. 上市公司国家股非流通造成的危害 | 第12-19页 |
| 2.1 不利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 | 第12-16页 |
| 2.2 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 第16-17页 |
| 2.3 不利于维护股市的正常运行 | 第17页 |
| 2.4 不利于建立上市公司监控机制 | 第17-18页 |
| 2.5 国家股持股主体陷入增资扩股的困境 | 第18-19页 |
| 3. 国家股流动的可行性分析 | 第19-21页 |
| 3.1 金融投资意识的普遍化及社会公众投资潜力的提高 | 第19-20页 |
| 3.2 市场条件已相对成熟 | 第20页 |
| 3.3 合适的经济运行与政策条件 | 第20-21页 |
| 4. 上市公司国家股流动的障碍及其对策 | 第21-27页 |
| 4.1 国家股流动的障碍分析 | 第21-25页 |
| 4.2 消除国家股流动障碍的对策 | 第25-27页 |
| 5. 上市公司国家股流动途径的选择 | 第27-50页 |
| 5.1 现已采取的国家股流动方式及其评价 | 第27-36页 |
| 5.2 国家股一次性全部上市流通的可行性考察 | 第36-38页 |
| 5.3 国家股流动方式的创新 | 第38-47页 |
| 5.4 小结 | 第47-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