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锡论文

大厂锡矿92号矿体矿化富集规律与矿产经济研究

前言第1-20页
第一章 地质统计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20-34页
 第一节 数学地质的产生、现状与发展第20-23页
  一 数学地质的产生背景第20-21页
  二 数学地质发展简史第21-22页
  三 数学地质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第22-23页
 第二节 地质统计学及其应用第23-34页
  一 地质统计学的产生第24-27页
  二 地质统计学发展历史与现状第27-29页
  三 国内外地质统计学计算程序(软件)简介第29-32页
  四 地质统计学在我国的应用第32-33页
  五 地质统计学的发展方向第33-34页
第二章 地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第34-57页
 第一节 区域化变量的基本原理第34-41页
  一 区域化变量及其性质第34页
  二 区域化变量的数学特征与变异函数第34-35页
  三 平稳性假设第35-36页
  四 方差、协方差和变异函数三者关系及性质第36页
  五 协方差函数C(h)与变异函数r(h)的关系图第36-37页
  六 估计方差第37-39页
  七 离散方差第39-41页
  八 正则化的基本原理第41页
 第二节 变异函数与结构分析第41-49页
  一 实验变异函数的计算第41-44页
  二 区域化变量的平均值和先验方差的计算第44-45页
  三 变异函数曲线图的编制第45页
  四 变异函数曲线的类型第45-46页
  五 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第46-47页
  六 结构参数的确定第47页
  七 变异函数结构变化方向性和线性变换第47-49页
 第三节 克立格法及其应用第49-57页
  一 克立格法概述第49-50页
  二 克立格方程组及其方差第50-54页
  三 克立格法的实施第54页
  四 地质统计学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第54-55页
  五 应用软件DMS简介第55-57页
第三章 矿床地质及勘探工作第57-76页
 第一节 区域地质概况第57-60页
  一 大地构造位置第57页
  二 地层第57-58页
  三 构造第58-60页
  四 岩浆岩第60页
  五 矿产第60页
 第二节 矿区及矿床地质概况第60-66页
  一 矿区地层第60页
  二 矿区构造第60-62页
  三 长坡—铜坑矿床特征第62-66页
 第三节 92号矿体地质特征第66-73页
  一 矿体形态产状第66-67页
  二 矿化类型及其特征第67页
  三 矿石结构第67-68页
  四 矿石构造第68-70页
  五 矿物特征第70-71页
  六 围岩蚀变第71页
  七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划分第71-73页
 第四节 含矿硅质建造第73-74页
 第五节 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第74-75页
 第六节 矿床勘探第75-76页
第四章 矿床数学模型的建立第76-118页
 第一节 结构分析实施步骤第76-80页
  一 原始资料的准备第76-77页
  二 区域化变量的选择第77页
  三 概率统计第77-78页
  四 变异函数的计算和变异函数曲线图的编制第78页
  五 选择数学模型第78页
  六 确定结构参数第78页
  七 确定数学模型第78页
  八 确定理论模型的吻合程度第78-80页
 第二节 建模范围及基本参数第80页
 第三节 区域花变量的选择与原始数据情况第80-84页
  一 区域花变量的选择第80页
  二 原始数据情况第80-83页
  三 样品质量评价第83-84页
 第四节 原始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第84-93页
  一 原始数据的入库第84-85页
  二 数据库的维护第85页
  三 单样和组合样的统计分析第85-93页
 第五节 岩性模型第93-95页
  一 岩性建模方法第93页
  二 建模的具体步骤第93-95页
 第六节 矿床数学模型的建立第95-118页
  一 变异函数的计算和分析第95-101页
  二 理论模型的选择第101-102页
  三 实验变异函数拟合和模型确定第102-103页
  四 变异函数的交叉验证第103-118页
第五章 矿床品位经济模型第118-130页
 第一节 矿床品位估值第118-119页
 第二节 矿体圈定和储量计算第119-130页
第六章 92号矿体矿业经济研究第130-155页
 第一节 矿业经济研究概述第130-131页
 第二节 盈亏平衡地质品位与综合品位计算第131-144页
  一 盈亏平衡地质品位计算第131-133页
  二 综合品位计算第133-136页
  三 矿床综合品位模型的建立第136-144页
 第三节 首期开采地段的选择第144页
 第四节 主金属与伴(共)生组分共生相关关系的定量研究第144-152页
 第五节 矿床勘探网度的研究第152-153页
 第六节 采场储量计算第153-15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155页
一 理论成果第155页
二 方法成果第155页
三 实践意义第155-156页
四 经济效益分析第156页
第二节 措施与建议第156页
一 锡资源开发利用形势分析第156-157页
二 措施与建议第157-160页
致谢第160-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页
附录第161-216页

论文共2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香荷药条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