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科学、科学研究论文--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实质与体系特征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研究的目的第9页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文献综述第10-16页
     ·马克思的科技思想第10-12页
     ·毛泽东的科技思想第12-13页
     ·邓小平的科技思想第13-16页
     ·对以往文献研究的评述第16页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6-19页
     ·研究的视角和思路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创新点第17-19页
第2章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形成第19-23页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来源第19-21页
     ·马克思的科技思想第19页
     ·毛泽东的科技思想第19-20页
     ·邓小平科技思想发展的时代原因第20-21页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形成阶段及其标志第21-23页
     ·形成阶段及其标志第21-22页
     ·发展成熟阶段及其标志第22-23页
第3章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实质与体系结构第23-28页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实质第23-24页
     ·资本主义成功经验与中国现状的有机结合第23页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础第23-24页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体系结构第24-28页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基础第24-25页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核心第25-26页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结构第26-28页
第4章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体系特征和意义第28-41页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理论特征第28-30页
     ·科学性第28页
     ·务实性第28-29页
     ·前瞻性第29-30页
     ·创新性第30页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实践特征第30-36页
     ·科技思想与政治相结合第30-32页
     ·科技思想与经济相结合第32-33页
     ·科技思想与军事相结合第33-34页
     ·科技思想与教育相结合第34-36页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现实意义第36-41页
     ·“三个代表”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基石第36-37页
     ·邓小平科技思想与社会意识形态转向第37-39页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未来发展第39-41页
第5章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作者简介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山县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地方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