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0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超临界锅炉的发展动态及研究成果 | 第7-8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8-9页 |
·水冷壁水动力特性的计算研究方案 | 第8-9页 |
·内螺纹管水冷壁的水动力特性的影响因素 | 第9页 |
·水动力多值性方面的理论研究 | 第9页 |
·小结 | 第9-10页 |
第二章 超临界锅炉内螺纹管垂直管屏水冷壁简介 | 第10-15页 |
·超超临界锅炉内螺纹管垂直管屏水冷壁及其特点 | 第10-14页 |
·内螺纹管的工作原理与传热特性 | 第14页 |
·小结 | 第14-15页 |
第三章 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运行方式及其特性分析 | 第15-21页 |
·超临界机组水冷壁水动力特性的定性分析 | 第15-20页 |
·内螺纹管垂直管屏水冷壁水动力特性分析 | 第16-18页 |
·内螺纹管螺旋管圈水冷壁水动力特性分析 | 第18-20页 |
·螺旋管圈水冷壁管间热偏差小 | 第18页 |
·抗燃烧干扰能力强 | 第18页 |
·水动力稳定性高 | 第18-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四章 超临界锅炉水动力计算所应用的数学模型 | 第21-30页 |
·汽液两相流简介 | 第21-22页 |
·汽液两相流的定义与应用 | 第21页 |
·汽液两相流的研究模型 | 第21-22页 |
·单相流体各种压降的计算方法 | 第22-25页 |
·单相流体的加速压降计算方法 | 第22-23页 |
·单相流体的摩阻压降计算方法 | 第23-25页 |
·单相流体的重位压降计算方法 | 第25页 |
·两相流体压降的计算方法 | 第25-28页 |
·两相流体的加速压降计算方法 | 第26页 |
·两相流体的摩阻压降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两相流体的重位压降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亚临界压力下工质状态转变点位置确定的重要性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30页 |
第五章 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水动力特性的定量计算与对比分析 | 第30-53页 |
·水动力特性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1-34页 |
·各种类型水冷壁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4-49页 |
·玉环电厂超临界锅炉垂直管屏水冷壁的水动力特性分析 | 第34-42页 |
·玉环锅炉已知参数 | 第34页 |
·质量流量对垂直管屏水冷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34-36页 |
·入口欠焓对垂直管屏水冷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36-39页 |
·热偏差对垂直管屏水冷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39-42页 |
·邹县电厂超临界锅炉螺旋管圈水冷壁的水动力特性分析 | 第42-49页 |
·邹县锅炉已知参数 | 第42-43页 |
·质量流量对螺旋管圈水冷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入口欠焓对螺旋管圈水冷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44-47页 |
·热偏差对螺旋管圈水冷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47-49页 |
·超临界锅炉水冷壁水动力多值性的几个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2页 |
·热负荷对多值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入口欠焓对多值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质量流速对多值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6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