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中国产业内贸易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创新和难点 | 第12-13页 |
·研究创新 | 第12页 |
·研究难点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 | 第13-21页 |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 第13-14页 |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内容 | 第14-16页 |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内容 | 第16-20页 |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联系 | 第20-21页 |
·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研究述评 | 第25-27页 |
3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证明和检验 | 第27-35页 |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证明 | 第27-30页 |
·假定条件 | 第27页 |
·贸易的成本函数 | 第27页 |
·贸易的生产函数 | 第27-28页 |
·贸易的消费函数 | 第28页 |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推导证明 | 第28-30页 |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实证检验 | 第30-33页 |
·方法说明 | 第31页 |
·变量说明 | 第31-32页 |
·数据说明 | 第32页 |
·计量分析 | 第32-33页 |
·需求偏好相似国家与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 第33-35页 |
·需求偏好相似国家的选取 | 第33-34页 |
·需求偏好相似国家与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的计算 | 第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4 基于影响产业内贸易各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35-42页 |
·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方法 | 第35页 |
·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8页 |
·需求相似度(需求重叠度) | 第36页 |
·一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 第36页 |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 第36-37页 |
·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 | 第37页 |
·贸易均衡 | 第37-38页 |
·要素禀赋结构 | 第38页 |
·回归分析 | 第38页 |
·数据解释 | 第38-40页 |
·回归结果 | 第40-42页 |
5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42-46页 |
·研究结论 | 第42-43页 |
·中国与东盟国家具有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 第42页 |
·需求偏好相似度对产业内贸易指数有正的影响 | 第42-43页 |
·高新技术产品比率对产业内贸易指数有正的影响 | 第43页 |
·国际直接投资对产业内贸易指数有正的影响 | 第43页 |
·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积极培育东盟市场 | 第43-44页 |
·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 | 第44页 |
·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 第44-45页 |
·充分利用国际直接投资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 | 第51-56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1页 |
C. 附表 | 第5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