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页 |
一、法律科学拒斥抽象的意识形态 | 第9-15页 |
(一) 法律科学何以可能 | 第10-13页 |
1. 彻底的实证主义 | 第11-12页 |
2. 新康德主义的修正 | 第12-13页 |
(二) 法律科学的原则 | 第13-15页 |
二、法律科学以“规范”为基础范畴 | 第15-24页 |
(一) 规范的概念 | 第16-18页 |
1. 规范的实在性 | 第17-18页 |
2. 规范的系统性 | 第18页 |
(二) 法律规范的存在与法律效力同一 | 第18-20页 |
(三) 预设的“基础规范” | 第20-22页 |
1. 实证分析的前提 | 第21页 |
2. 最低限度的自然法 | 第21-22页 |
(四) 法学国家观的提出 | 第22-24页 |
1. 国家作为国内法律秩序的人格化 | 第23-24页 |
2. 国家的要素与形式 | 第24页 |
三、法律科学中的“正义” | 第24-31页 |
(一) 相对的正义 | 第25-27页 |
1. 正义作为主观价值判断 | 第26-27页 |
2. 正义作为反理性的理想 | 第27页 |
(二) “合法”的正义 | 第27-30页 |
1. “合法性”来源于法律自身 | 第28-29页 |
2. 正义指涉规范的适用 | 第29-30页 |
(三) 容忍的“正义” | 第30-31页 |
四、法律理论的去意识形态化——在多元社会寻求自由的尝试 | 第31-35页 |
(一) 实在法中的自由 | 第32-34页 |
1. 实证分析法学的和平使命 | 第32-33页 |
2. 重塑自由主义宽容 | 第33-34页 |
(二) 法律科学的自由特质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