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22页 |
一、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一) 选题的背景 | 第12-13页 |
(二) 选题的目的 | 第13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五) 统计样本数据说明 | 第14页 |
二、理论借鉴和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一) 政府以及财政为什么分层次 | 第14-15页 |
(二) 地方财政的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三) 经济发展中的财政政策理论 | 第18-19页 |
(四) 国内对于乡镇财政研究动态 | 第19-21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民族地区乡镇财政的作用 | 第22-28页 |
一、民族地区乡镇财政的基础地位 | 第22-23页 |
二、民族乡镇财政的作用 | 第23-27页 |
(一) 乡镇财政保证了乡镇政府财政职能的履行 | 第24页 |
(二) 乡镇财政的存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第24页 |
(三) 乡镇财政积极扶持农村居民脱贫 | 第24-26页 |
(四) 民族乡镇财政的存在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社会团结 | 第26-27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民族地区乡镇困难的表现及成因 | 第28-48页 |
一、当前民族地区乡镇财政困难的表现 | 第28-38页 |
(一) 乡镇债务包袱严重 | 第28-33页 |
(二) 民族地区乡镇财政收入下降,收支缺口大 | 第33-35页 |
(三) 民族地区乡镇的财力无法保证基本的公共品需求 | 第35-38页 |
二、当前民族地区乡镇财政困难的原因 | 第38-47页 |
(一) 分税制改革使乡镇一级的财权和事权不相统一 | 第38-40页 |
(二) 分税制改革后省以下并没有进入分税制轨道 | 第40页 |
(三) 财政层级太多,信息传递失真 | 第40-41页 |
(四) 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所占比重仍然很大 | 第41-44页 |
(五) 现有的转移支付制度难以保证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44-46页 |
(六) 民族地区农村金融环境不健全 | 第46-47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解决民族乡镇财政困难的建议和对策 | 第48-60页 |
一、加快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步伐 | 第48-50页 |
(一) 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合理界定政府的职能 | 第48页 |
(二)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职责范围和支出责任 | 第48-49页 |
(三)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税权和税种,做到一级政府,一级财权 | 第49-50页 |
二、降低政府层级,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 第50-53页 |
(一)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好处 | 第51页 |
(二) “市管县”财政体制的弊端 | 第51页 |
(三) “省直管县”要注意的问题 | 第51-52页 |
(四) “省直管县”的后续改革措施 | 第52-53页 |
三、推进乡镇公共品供给的体制创新 | 第53-54页 |
(一) 缩小城乡居民在公共物品享用上的差异 | 第53页 |
(二) 实现民族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 | 第53页 |
(三) 加大对民族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 | 第53-54页 |
(四) 加快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 第54页 |
四、加快和规范民族地区乡村金融体系的建立 | 第54-56页 |
(一) 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 第54-55页 |
(二) 当前村镇银行发挥的作用和改革措施 | 第55-56页 |
五、“乡财县管”模式的完善 | 第56-59页 |
(一) “乡财县管”的优势分析 | 第57页 |
(二) “乡财县管”存在的问题 | 第57-58页 |
(三) “乡财县管”完善的措施 | 第58-59页 |
六、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注释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