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模式和时序选择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7页
 第一节 问题提出第11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1-14页
  一、国外研究动态第11-13页
  二、国内研究动态第13-14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结构第14-15页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15-17页
第二章 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意义第17-27页
 第一节 证券市场开放的理论基础第17-21页
  一、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第17-19页
  二、金融创新理论第19页
  三、金融深化理论第19-21页
 第二节 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历程第21-25页
  一、证券投资开放第21-24页
  二、证券融资开放第24页
  三、证券业的开放第24-25页
 第三节 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意义第25-27页
  一、有利于引导中国证券市场走向规范和透明第25页
  二、有利于加深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第25-26页
  三、有利于促进证券市场理性投资理念的形成第26页
  四、有利于促进内地券商做大做强第26页
  五、有利于推动内地证券市场的创新第26-27页
第三章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国际经验比较第27-39页
 第一节 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经验第27-30页
  一、完全直接开放的典型代表──美国第27-28页
  二、有限直接开放的典型代表──日本第28-30页
 第二节 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的经验第30-37页
  一、有限直接开放模式──韩国第31-34页
  二、渐进式间接开放模式──中国台湾第34-36页
  三、激进式开放的典型代表──墨西哥第36-37页
 第三节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模式第37-39页
  一、完全直接开放模式第37页
  二、渐进式有限制直接开放模式第37-38页
  三、激进式有限制直接开放模式第38页
  四、间接开放模式第38-39页
第四章 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模式选择第39-45页
 第一节 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目标和原则第39-42页
  一、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目标第39页
  二、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原则第39-42页
 第二节 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模式选择第42-45页
第五章 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时序选择第45-55页
 第一节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时序选择的国际比较第45-50页
  一、证券市场开放与其他改革的时间顺序第45-49页
  二、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证券市场开放时序选择背后的理论问题第49-50页
 第二节 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时序选择第50-53页
  一、可供选择的方案第50-51页
  二、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时序选择第51-53页
 第三节 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蓝图第53-55页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5-58页
 第一节 结论第55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第55-58页
  一、规范上市公司运作,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第56页
  二、扩大机构投资者的规模,推动资金来源机构化第56页
  三、加强证券市场监管,维护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后记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成因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研究
下一篇:流动性过剩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1985-2000年日元汇率变动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