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艾滋病、艾滋病毒及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 | 第9-22页 |
·艾滋病及乙型肝炎现状 | 第9-10页 |
·HIV 和HBV | 第10-15页 |
·HIV、HBV 的形态与结构 | 第10-11页 |
·HIV、HBV 病毒基因组 | 第11-13页 |
·HIV 病毒基因组 | 第11-12页 |
·HBV 基因组 | 第12-13页 |
·HIV-1、HBV 的繁殖过程 | 第13-15页 |
·HIV-1 繁殖过程 | 第13页 |
·HBV 的复制、表达及感染细胞的过程 | 第13-15页 |
·抗HIV、HBV 核苷类药物 | 第15-22页 |
·抗HIV-1 核苷类药物 | 第16-19页 |
·抗HBV核苷类药物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第22-35页 |
·青蒿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 第22-35页 |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结构式 | 第22-23页 |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病毒活性 | 第23-25页 |
·抗艾滋病毒 | 第23-24页 |
·抗肝炎病毒 | 第24页 |
·抗人细胞巨化病毒 | 第24页 |
·抗柯萨奇B 组病毒 | 第24-25页 |
·轭合物概述 | 第25-26页 |
·青蒿素轭合物的设计 | 第26-31页 |
·青蒿素-甾体轭合物 | 第27页 |
·青蒿素-鬼臼毒素轭合物 | 第27-28页 |
·青蒿素-聚乙二醇,青蒿素-聚乙二醇-青蒿素轭合物 | 第28-29页 |
·青蒿素-核苷轭合物 | 第29-30页 |
·青蒿素-青蒿素轭合物 | 第30页 |
·青蒿素-去氢姜酮轭合物 | 第30-31页 |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第31-35页 |
第三章 合成路线的设计与选择 | 第35-40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选择(以目标化合物A3 为例) | 第36页 |
·中间体的合成 | 第36-38页 |
·青蒿琥酯的合成 | 第36页 |
·双氢青蒿素-1, 5-戊二酸单酯等的合成 | 第36-38页 |
·去氢姜酮-1, 6-己二酸单酯等的合成 | 第38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38-40页 |
·A1- A14的合成 | 第38-39页 |
·A15- A16的合成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0-5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实验结果 | 第40页 |
·讨论 | 第40-41页 |
·抗HIV-1 及HBV 活性实验部分 | 第41-50页 |
·抗HIV-1活性 | 第41页 |
·抗HBV 活性 | 第41-50页 |
第五章 实验部分 | 第50-58页 |
·主要原料与试剂 | 第50页 |
·主要分析仪器 | 第50-51页 |
·中间体的合成 | 第51-53页 |
·目标化合物A1-A16 的合成 | 第53-5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化合物图谱 | 第67-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