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绕线机的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机械优化设计理论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本论文的研究任务 | 第13-14页 |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机械振动的有限元法分析方法 | 第15-25页 |
·有限元法简介 | 第15-16页 |
·结构振动问题的有限元法 | 第16-22页 |
·、结构的动力学方程 | 第17页 |
·、结构的自振频率与振型 | 第17-20页 |
·、质量矩阵 | 第20-21页 |
·、特征值方程的求解方法 | 第21-22页 |
·COSMOS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第22-24页 |
·、COSMOS有限元分析软件 | 第22-23页 |
·、COSMOS、NASTRAN、ANSYS测试结果比较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机械优化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概述 | 第25页 |
·优化设计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25-27页 |
·优化设计问题的基本解法 | 第27-29页 |
·截面尺寸优化设计的常用算法 | 第27-28页 |
·形状优化设计的主要方法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绕线机主轴箱的模态分析 | 第30-43页 |
·绕线机的功能和结构特点 | 第30-31页 |
·绕线机的性能 | 第30页 |
·绕线机的结构特点 | 第30-31页 |
·Cosmos Works的简介 | 第31-33页 |
·网格质量敏感性分析 | 第33-35页 |
·绕线机主轴箱模态分析过程 | 第35-40页 |
·模态分析步骤 | 第35-37页 |
·模态分析结果 | 第37-40页 |
·模态分析结果讨论 | 第40-42页 |
·共振形态 | 第40页 |
·定量分析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第五章 主轴箱的优化设计 | 第43-67页 |
·主轴箱的结构改进 | 第43-45页 |
·COSMOSWorks的结构优化方法 | 第45-47页 |
·主轴箱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47-49页 |
·箱体壁厚的优化 | 第49-52页 |
·前后主轴支承板间距的优化 | 第52-56页 |
·原箱体模型的优化 | 第52-54页 |
·改进箱体模型的优化 | 第54-56页 |
·其他重要尺寸的优化 | 第56-60页 |
·主轴支承孔高度的优化 | 第56-57页 |
·加强筋厚度的优化 | 第57-58页 |
·加强筋位置的优化 | 第58-60页 |
·改进箱体模型的综合优化 | 第60-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箱体优化前后的谐响应分析 | 第67-78页 |
·谐响应分析基础 | 第67-69页 |
·谐响应分析的基本概念 | 第67页 |
·结构阻尼的确定 | 第67-68页 |
·常用计算方法 | 第68-69页 |
·谐响应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69页 |
·箱体结构优化前后的谐响应分析 | 第69-77页 |
·谐响应分析过程及参数设置 | 第69-76页 |
·谐响应分析结果及其分析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