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词“或者”的逻辑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11页 |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9页 |
| ·文中所用主要符号说明 | 第9-11页 |
| 第2章 中西“或者”理论思想的演化 | 第11-17页 |
| ·中国“或者”理论思想的演化 | 第11-14页 |
| ·墨子对选言理论的应用 | 第11页 |
| ·《太平广记》中的选言理论 | 第11-12页 |
| ·《墨辩》中对“或”“或者”的定义 | 第12-13页 |
| ·近代逻辑学家对选言命题的论述 | 第13页 |
| ·金岳霖及现代逻辑学家对选言命题的论述 | 第13-14页 |
| ·西方“或者”理论思想的演化 | 第14-17页 |
| ·麦加拉—斯多葛学者对析取命题的定义 | 第14-15页 |
| ·欧洲中世纪逻辑学家对选言命题的论述 | 第15-16页 |
| ·西方近现代逻辑学家对选言命题的论述 | 第16-17页 |
| 第3章 “或者”选言命题的性质与联结词“或者” | 第17-23页 |
| ·选言命题的性质 | 第17-19页 |
| ·联结词的意义 | 第19-20页 |
| ·苏珊.哈克对联结词意义的理解 | 第19页 |
| ·联结词的“意义变化”论 | 第19-20页 |
| ·语境在确定联结词意义时的作用 | 第20页 |
| ·“或者”和“∨” | 第20-22页 |
| ·日常语言联结词“或者”与逻辑联结词“或者” | 第22-23页 |
| 第4章 自然语言中“或者”的理论 | 第23-35页 |
| ·“或”、“或者”句式的语义选择类别 | 第23-27页 |
| ·“或者”句式的逻辑性质 | 第27-31页 |
| ·“或者”句式的逻辑性质 | 第27-28页 |
| ·“或者”句式表达的命题相容与否的分析 | 第28-29页 |
| ·复杂概念中联结词“或者”的内涵与外延 | 第29-31页 |
| ·“或者”语句所表达的逻辑语义的多义性 | 第31-35页 |
| ·“或者”语句所表达的逻辑语义的多义性 | 第31-34页 |
| ·“或者”语句所表达的逻辑语义的歧义性 | 第34-35页 |
| 第5章 “或者”的语用分析 | 第35-40页 |
| ·法律条文中的“或者”语用分析 | 第35-38页 |
| ·“或者”表述的层级混合 | 第35-36页 |
| ·“或者”与“和” | 第36-38页 |
| ·文学作品中的“或”“或者”语用分析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