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售楼处设计探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8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售楼处建筑的历史发展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10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方法与目的 | 第11-12页 |
2. 住区售楼处的定位 | 第12-22页 |
·售楼处与其它建筑类型的比较 | 第12-14页 |
·展览性建筑的特点 | 第12页 |
·商业建筑的特点 | 第12页 |
·住区售楼处与二者的异同点 | 第12-14页 |
·售楼处在房地产运作过程中的定位 | 第14-21页 |
·售楼处在房地产营销过程中的定位 | 第14-16页 |
·售楼处在楼盘策划过程中的定位 | 第16-19页 |
·实例分析 | 第19-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3. 住区售楼处的选址与总体布局 | 第22-38页 |
·售楼处的选址 | 第22-23页 |
·售楼处的选址原则 | 第22页 |
·售楼处场地设计的原则 | 第22-23页 |
·影响售楼处选址的因素 | 第23-26页 |
·目标人群的定位对选址的影响 | 第23-24页 |
·现时功能和转换功能的不同对选址的影响 | 第24-26页 |
·样板房对售楼处选址的影响 | 第26页 |
·售楼处的选址与城市的关系 | 第26-31页 |
·占地面积 | 第26-27页 |
·用地在城市的区位 | 第27-28页 |
·相邻地块的用地性质 | 第28-29页 |
·基地与城市道路的衔接 | 第29-30页 |
·相关的城市法律法规 | 第30-31页 |
·售楼处总体布局与楼盘的关系 | 第31-37页 |
·位于楼盘内部 | 第31页 |
·位于楼盘小区入口 | 第31-33页 |
·位于楼盘外侧临近楼盘 | 第33页 |
·位于闹市中心远离楼盘 | 第33-34页 |
·利用高层住宅的裙房 | 第34-35页 |
·利用基地边角空间 | 第35页 |
·利用规划的景观绿地 | 第35-36页 |
·利用主楼开挖的护坡桩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4. 住区售楼处的功能设置与空间组合 | 第38-74页 |
·售楼处的功能设置 | 第38-53页 |
·接待区 | 第40-41页 |
·洽谈区 | 第41-42页 |
·签约区 | 第42页 |
·展示区 | 第42-46页 |
·销售控制区 | 第46页 |
·产品信息发布区 | 第46页 |
·样板房展区 | 第46-49页 |
·内部管理区 | 第49页 |
·休闲区 | 第49-51页 |
·其他辅助空间 | 第51-53页 |
·流线的组织与设计 | 第53-59页 |
·售楼处的流线分析 | 第53-56页 |
·售楼处的流线设计 | 第56-59页 |
·售楼处的室内空间组合 | 第59-63页 |
·从流线组织分析空间组合 | 第59-62页 |
·从功能组织分析空间组合 | 第62-63页 |
·售楼处室外空间组织 | 第63-72页 |
·售楼处室外空间的城市意义 | 第64页 |
·售楼处室外空间设计 | 第64-72页 |
·小结 | 第72-74页 |
5. 售楼处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74-97页 |
·利用原有建筑改造成售楼处 | 第74-83页 |
·利用旧工业建筑改造成售楼处 | 第74-78页 |
·利用废弃礼堂扩建成售楼处 | 第78-80页 |
·利用旧办公楼改造成售楼处 | 第80-81页 |
·租借适宜建筑改造成售楼处 | 第81-83页 |
·售楼处的可持续利用策略 | 第83-96页 |
·售楼处的功能转换 | 第83-94页 |
·采用可拼装重组的建筑体系 | 第94-95页 |
·采用可移动的建筑体系 | 第95-96页 |
·小结 | 第96-97页 |
6. 售楼处建筑创作环境的讨论 | 第97-110页 |
·售楼处建筑创作环境分析 | 第97-98页 |
·宽松的设计条件 | 第97页 |
·委托方和设计方理念的高度契合 | 第97-98页 |
·售楼处建筑风格的多样化 | 第98-104页 |
·售楼处风格多样化的原因 | 第98页 |
·售楼处的建筑风格分析 | 第98-104页 |
·房地产品牌与售楼处建筑创作 | 第104-109页 |
·企业品牌与售楼处建筑创作 | 第104-106页 |
·楼盘品牌与售楼处建筑创作 | 第106-109页 |
·小结 | 第109-110页 |
7. 结语 | 第110-115页 |
·当前售楼处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110-111页 |
·片面追求规模档次 | 第110页 |
·设计缺乏可持续性 | 第110-111页 |
·外观形式千篇一律 | 第111页 |
·住区售楼处的思考与展望 | 第111-115页 |
·售楼处展示的景观化—生活体验中心 | 第112页 |
·售楼处功能的分散化—“泛售楼处” | 第112-113页 |
·售楼处的多功能化—群体的公共交流空间 | 第113-114页 |
·售楼处的营销信息化—传统设计方式的挑战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8页 |
图表来源 | 第118-122页 |
附录1. 论文发表情况 | 第122-123页 |
附录2. 问卷调研表 | 第123-125页 |
附录3. 典型案例一览表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