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 第10-11页 |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 第11-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8页 |
·道路交通事故因素研究 | 第12-14页 |
·传统道路线形设计与存在问题 | 第14-17页 |
·考虑人机工程学的道路线形设计 | 第17页 |
·视觉特性作为驾驶员研究指标的确定 | 第17-18页 |
·论文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9页 |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驾驶员视觉特性分析及试验视觉指标确定 | 第21-36页 |
·视觉的生理学基础 | 第21-24页 |
·视觉特性心理学分析 | 第24-27页 |
·驾驶员的视觉信息加工能力 | 第24页 |
·驾驶员对距离估计 | 第24-26页 |
·驾驶员对道路地形的判断 | 第26页 |
·驾驶员对车速估计 | 第26-27页 |
·视觉特性的描述指标 | 第27-30页 |
·视觉特性生理学描述指标 | 第27-29页 |
·视觉特性心理学描述指标 | 第29-30页 |
·视觉特性眼动测量记录方法 | 第30-32页 |
·视觉特性国内外研究追溯 | 第32-35页 |
·视觉特性国外研究追溯 | 第32-34页 |
·视觉特性国内研究追溯 | 第34-35页 |
·本文视觉特性描述指标的确定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第36-49页 |
·试验设计 | 第36页 |
·试验目的 | 第36页 |
·试验原理 | 第36页 |
·基本试验条件 | 第36-38页 |
·试验道路条件 | 第36页 |
·试验时间、天气条件 | 第36页 |
·试验车型 | 第36-37页 |
·试验人员 | 第37页 |
·行车速度 | 第37页 |
·试验设备和器材 | 第37-38页 |
·试验注意事项 | 第38-39页 |
·试验步骤 | 第39页 |
·试验误差 | 第39-40页 |
·误差来源 | 第39-40页 |
·误差处理 | 第40页 |
·试验数据及处理 | 第40-42页 |
·试验原始记录数据 | 第40-41页 |
·数据处理 | 第41-42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2-49页 |
·多元线性回归 | 第42-45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45-48页 |
·多元非线性回归 | 第48-49页 |
第四章 试验数据分析 | 第49-83页 |
·高速公路平面线形与车速、眼动关系分析 | 第49-62页 |
·直线路段长度与车速、眼动关系分析 | 第49-55页 |
·弯道半径与车速、眼动关系分析 | 第55-62页 |
·车速对驾驶员眼动规律影响 | 第62-63页 |
·道路平面线形指标、车速与眼动规律回归模型 | 第63-71页 |
·直线路段长度、车速与眼动规律回归模型 | 第64-67页 |
·弯道半径、车速与眼动规律回归模型 | 第67-71页 |
·对平面线形指标、车速与眼动规律线性回归模型的进一步讨论 | 第71-73页 |
·纵坡及弯坡组合与车速、眼动规律关系分析 | 第73-83页 |
·纵坡与车速、驾驶员眼动规律关系 | 第73-79页 |
·弯坡组合与车速、眼动规律关系 | 第79-83页 |
结论和建议 | 第83-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附录 | 第90-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