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魏风》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0页 |
第一章 历代经学家对《魏风》的解读 | 第10-18页 |
第一节 两汉至唐代经学家对《魏风》的解读 | 第10-13页 |
第二节 宋元经学家对《魏风》的解读 | 第13-15页 |
第三节 明代经学家对《魏风》的解读 | 第15-16页 |
第四节 清代经学家对《魏风》的解读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社会视角下的《魏风》 | 第18-26页 |
第一节 政治风貌——反抗、嗟叹 | 第18-20页 |
第二节 社会生活——朴素、多样 | 第20-23页 |
第三节 审美意识——淳朴、善良 | 第23-26页 |
第三章 文化视角下的《魏风》 | 第26-30页 |
第一节 禹舜时期的文化对《魏风》的影响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周代礼乐文化对《魏风》的影响 | 第27-30页 |
第四章 文学视角下的《魏风》 | 第30-45页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魏风》中的体现 | 第30-31页 |
第二节 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在《魏风》中的运用 | 第31-36页 |
第三节 《魏风》在句式和章法上的特色 | 第36-40页 |
第四节 《魏风》在语言和用韵上的特色 | 第40-43页 |
第五节 《魏风》的语气——舒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魏风》的影响 | 第45-48页 |
第一节 现实主义精神的影响 | 第45-46页 |
第二节 艺术表现手法的影响 | 第46-48页 |
注释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