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引言 | 第9页 |
·燃料电池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展概况 | 第10页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第10-12页 |
·DMFC工作原理 | 第10-11页 |
·DMFC的特点和用途 | 第11-12页 |
·DMFC存在问题和研究热点 | 第12页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电催化剂 | 第12-18页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电催化剂的特殊性 | 第12-13页 |
·过渡金属大环化合物催化剂 | 第13-18页 |
·大环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 第13-14页 |
·大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4-15页 |
·大环化合物催化剂的表征 | 第15-16页 |
·大环化合物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大环化合物催化剂今后研究方向 | 第18页 |
·本文的选题和主要工作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取代氨基卟啉过渡金属配合物类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 第19-38页 |
·引言 | 第19页 |
·实验部分 | 第19-23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19-21页 |
·金属卟啉的制备 | 第21-22页 |
·取代氨基卟啉化合物的制备 | 第21页 |
·取代氨基卟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第21-22页 |
·取代氨基卟啉催化剂的制备 | 第22页 |
·催化剂的固载 | 第22页 |
·催化剂的活化 | 第22页 |
·取代氨基卟啉修饰电极制备 | 第22页 |
·空白试验 | 第22-23页 |
·取代氨基卟啉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表征 | 第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6页 |
·取代氨基卟啉及其配合物的组成结构表征 | 第23页 |
·TDMNPPFe(Ⅱ)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23-24页 |
·取代氨基卟啉催化剂形貌表征 | 第24-26页 |
·催化剂最佳制备工艺考察 | 第26-30页 |
·电解质对催化剂的电催化氧还原性能考察 | 第30-32页 |
·酸性环境中的电催化性能考察 | 第30页 |
·碱性环境中的电催化性能考察 | 第30-32页 |
·Cat_(max)与Pt/C的催化性能比较 | 第32-35页 |
·催化剂的耐甲醇性能考察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噻吩基卟啉配合物的合成及电催化性能表征 | 第38-52页 |
·引言 | 第38页 |
·实验部分 | 第38-42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38-40页 |
·噻吩基卟啉的合成 | 第40-41页 |
·噻吩基卟啉卟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第41页 |
·噻吩基卟啉催化剂的制备 | 第41页 |
·催化剂的固载 | 第41页 |
·催化剂的活化 | 第41页 |
·噻吩基卟啉修饰电极制备 | 第41页 |
·空白试验 | 第41页 |
·噻吩基卟啉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表征 | 第41-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0页 |
·噻吩基卟啉及其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表征 | 第42-44页 |
·噻吩基卟啉催化剂的形貌表征 | 第44页 |
·噻吩基卟啉过渡金属催化剂电催化性能表征 | 第44-50页 |
·催化剂最佳制备工艺探讨 | 第44-46页 |
·制备工艺对T(2-Th)PCo(Ⅱ)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T(2-Th)PM催化剂与30%Pt/C的催化性能比较 | 第47页 |
·T(2-Th)PFe(Ⅱ)催化剂的耐甲醇测试 | 第47-48页 |
·T(4-Br-2-Th)PFe(Ⅱ)/Co(Ⅱ)电催化氧还原性能考察 | 第48-49页 |
·T(3-Me-2-Th)PFe(Ⅱ)电催化氧还原性能考察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单电池性能测试 | 第52-56页 |
·引言 | 第52页 |
·实验部分 | 第52-53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52-53页 |
·实验步骤 | 第53页 |
·T-090碳纸的预处理 | 第53页 |
·Nafion膜的预处理 | 第53页 |
·膜电极的制作 | 第53页 |
·单电池性能测试 | 第53页 |
·结果讨论 | 第53-55页 |
·TDMNPPFe(Ⅱ)催化剂的电池放电性能 | 第53-55页 |
·T(2-Th)PFe(Ⅱ)催化剂的电池放电性能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致谢 | 第65页 |